你讀過余秀華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嗎?
百度一下,有人把“睡你”當成藝術。
“睡你”是自愿你,是單方面的,的確粗俗不堪。
不是你想睡誰就睡誰?太饑渴了吧!
只有淫蕩污濁的編輯才引起共鳴,共推之為中國名篇。
不如放屁,污我文化藝術,弄臟詩歌高雅。
可以說,這首詩以及其歹毒的沖擊力傷及無辜。
請看某君評析:
“睡你”是這首詩歌的核心詞,這個詞本身的惡俗性質,很容易使讀者在閱讀詩歌之前,對詩歌創作的嚴肅性產生懷疑,而當人們用輕慢和鄙夷的態度閱讀完全詩之后,會忽然發現自己的審美期待因某種神奇的詩歌力量被重新打開,并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更新和超越。
詩歌開頭的第一句是如此突兀和令人訝異,“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讀者不知道“睡你”和“被你睡”這兩個帶有情色意味的詞語中潛藏著怎樣的含意,也暫時無法明了被賦予平等意義的“睡你”和“被你睡”將如何構成反諷的張力,只有帶著迷惘的情緒閱讀下去。
接下來三句詩的句式相同,是由“無非”開頭所形成的重復句,“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兩具肉體碰撞的力”是對肉體欲望實現過程的高度提煉,以客觀冷靜的言說方式傳達出主體的無奈和絕望,“無非是”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冷血”的效果。“催開的花朵”一方面是對“力”的具象化展開,并隱含著“惡之花”式的批判意義;另一方面又因“花”和下文中“春天”意象的豐富性而產生詩思的分裂,表達出詩人自身生存之痛的噬心體驗: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對物欲的追求而導致的冷漠和野蠻中,人的愛欲是否已簡化為一種單純的身體欲望?我們是否還具備綻放愛情之花的能力?詩人所有的懷疑和追求就在“花朵”、“虛擬”、“春天”、“誤以為”、“重新打開”等相互補充、相互背離的話語中游弋,詩句內部、詩句與詩句之間的相互延宕、遞進、扭結的情緒,建構起充滿悖論的詩意空間,最大程度地還原了詩歌主體的生存體驗。
接下來,詩境有所擴展,“大半個中國,什么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詩人刻意用自然平淡的口吻陳述生活的無奈,也使下面兩句中“我”去“睡你”的姿態顯得格外鮮明。“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槍林彈雨”照應了上一句的“槍口”,“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的“我”,經歷著如此曲折的尋愛旅途,而“我”的心意又如此決絕,下文中會引人誤入歧途的“蝴蝶”和“贊美”、令人失望的“春天”和“故鄉”,雖然看似與詩歌開頭幾句呼應,但卻在否定之后產生了新的意義:“睡你”即意味著對底層經驗的詩性表達不幸的反抗與挑戰。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一詩,鮮明地抒發了女性自我愛欲的痛苦,卻不局限于對女性自我欲望的書寫,詩人將對自然、環境、人性的關切熔鑄于自身的生存體驗和生命經驗之中,憑借“睡你”實現了對生存困境的言說、對人性的關懷,使得女性詩歌創作視域得以擴展。
這首詩在表達上也存在著不恰當的地方。比如,“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一句,作者將政治犯、流民與麋鹿、丹頂鶴并置在一起,使前者明顯地被賦予了弱勢的或被損害的之意,作者給予情感上的同情和認可,以期用這種極端的話語方式增強詩歌的批判力度,或顯示自我的率直和天真。但實際上恰恰相反,諸如“政治犯”這個語義明確的詞,不僅根本不能指代社會底層群體,還構成了對主流意識形態和讀者道德立場的挑戰,影響了詩作對普通人的熱誠和關懷。
名家點評
這樣強烈美麗到達極限的愛情詩,情愛詩,還沒有誰寫出來過。出奇的想象,語言的打擊力量,與中國大部分女詩人相比,余秀華的詩歌是純粹的詩歌,是生命的詩歌,而不是寫出來的充滿裝飾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人民網評)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點燃了人性中最基礎、最隱秘的部分。余秀華的直率乃至粗魯,擊中了現代人的偽飾軟肋,人們痛恨偽飾又依賴偽飾,一經襲擊,便轟然頹塌。(小說家,文化批評家 馬小鹽)
“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里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涂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熏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污。”(《詩刊》編輯 劉年)
劉年之流,必須從詩刊滾出去!
詩刊,不是劉年之類的詩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