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跟人類小孩一塊養育?
我們知道,靈長類動物是人類的近親。人類起源是人類至今為止一直都在研究的,而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人類就是猿進化而來。
在人類逐漸的進化后,我們身上有關猿類的東西丟掉。
有人甚至表示人的尾椎骨那里本來也是有尾巴的,只是隨著演化而消失的。
我們是和現代的類人猿同一個祖先。
然而問題來了,既然它們曾經和我們是一家,那為什么現如今它們和我們的區別這么大呢?
對此有人提出疑問:黑猩猩之所以是黑猩猩,究竟是先天基因決定的,還是后天環境影響的?在現代世界中, 黑猩猩是與我們人類 基因相似度非常高的一種生物 。
由于 DNA排序相似度達到了驚人的98%,更是被人們稱之為“人類非常近直系的親屬”。
實驗數據為此,不少科學家都希望能夠研究出黑猩猩與人類之間的差異究竟在什么地方。
為什么 在基因高度相同的前提下,兩者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表現卻完全不同。
在上個世紀就曾有過這樣一個實驗:科學家們 將黑猩猩與人類小孩一起養大。
黑猩猩在這種情況下認為自己也是人,結果卻令人十分痛惜感傷。
進化論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首次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進化學說。
在這個學說中,達爾文論證了兩個問題:
物種是可變的, 生物是進化的;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就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兩個觀點的科學性自然不必多說,前者是 進化論的核心思想,后者則符合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基本規律 。
可對于那個時代的宗教而言,進化論顯然完全和神造化論形成了對立。在這樣的情況下,宗教也必然會對達爾文的進化論發動攻擊。
好在對于宗教神造論的“掙扎”,達爾文并沒有過于理會。
不僅如此,在1871年達爾文出版的《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中, 達爾文還大膽提出了 人猿同祖的猜想 。
盡管就現如今的生物學界來看,普遍都同意這種猜想,但在那個時代,這種猜想實在有些大逆不道。
不過也正是在那之后,有關人猿的科學研究課題,一直都是讓生物學家們熱情高漲的研究課題之一。
通過無數人前仆后繼的努力,人們也終于了解到,現代人類應該是大約在300萬年前,由東非大裂谷一代的 南方古猿進化而來。
除此以外,如果將時間繼續向前推移,科學家們還發現其實后來在東非大裂谷中出現的人猿以及黑猩猩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乍得沙赫人猿。
這種生物又被稱之為乍得人猿,生存在距今大約700萬年前,同時也是目前人類了解到的 最古老的人屬祖先。
至此,關于人類這一部分的進化論已經有了階段性的證明。
人們想要了解相關的一切科學猜想,也只需要 在主流進化論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實驗方式即可 。而有關 黑猩猩與人類的實驗,便是在這個前提下被提出的。
實驗由來在乍得沙赫人被發現以后,科學家們 對黑猩猩的研究熱情再一次被提起來。
既然在數百萬年前,人類與黑猩猩擁有共同的祖先,那么在現代社會中,如果對人類和黑猩猩給予相同的教育,兩者最終是否會有相同的表現呢?
不僅如此,在 1920年的時候,人們還意外地發現了 兩位被野狼撫養長大的小女孩。
在被人類發現的時候,這兩位小女孩除了外表上和人類沒有太大差別之外,其他 各種特性都和狼群十分相像。
首先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兩位小女孩十分喜歡尖聲嚎叫,聽起來十分的恐怖。其次則是兩個小女孩似乎完全喪失了人類的語言天賦,無論人們這樣教育,兩個小女孩依舊保持極大的警惕心。更重要的是,即便在走路這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上面,科學家們也沒能幫助她們糾正四肢走路的行為。
由此可見,人類的智慧并不是生下來就擁有的。
在不同的環境以及不同的教育中,人類最終也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溫斯羅普·凱洛格便開始著手準備 給予黑猩猩和人類小孩相同教育的實驗 。
當然,由于“狼女孩”的事例在前,凱洛格博士自然不可能將人類幼崽放入黑猩猩群體中。
于是在和自己的妻子請求了許久以后,凱洛格博士成功收養了一只名為“古亞”的雌性黑猩猩, 當時的“古亞”年僅 7個月大 ,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一個優秀研究對象。
而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面, 古亞便和凱洛格博士 10個月大的兒子唐納德一同 生活受教育。
實驗過程在這個實驗之中,為了確保實驗的嚴謹,凱洛格要求自己的妻子一定要 一視同仁,千萬不能讓“古亞”在心理上受到區別對待。
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古亞和唐納德在吃飯、穿衣、教育等方方面面,幾乎都是從同一個模板上拓印下來的一樣。
在做到這一點以后,凱洛格博士便開始 研究記錄自己的兒子唐納德與古亞之間的區別。
經過對比以后, 凱洛格驚訝地發現, 古亞的發育速度遠遠 比自己的兒子快得多,當古亞已經能夠正確分析理解凱洛格博士表達的意思時,自己的兒子唐納德卻還是一片懵懵懂懂的狀態。
尤其是在雙方互動的時候,唐納德經常不會搭理人,可古亞的熱情卻十分高漲。
通過記錄來看,凱洛格博士認為黑猩猩在幼年時期,學習能力甚至還會強于人類幼崽。
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結論剛剛做出判斷以后不久, 唐納德便逐漸開始發力反超。
特別是在學習語言這件事情上面,當唐納德已經能夠說一些簡單的單詞時,古亞卻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學習天賦。
盡管它能夠理解凱洛格博士話語的含義,但卻 無法像人類一樣發音。
而更讓凱洛格博士感到畏懼的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當古亞暴露出越來越多的野性時, 自己的兒子竟然在向古亞學習。
不僅 肆意地破壞家中的物品,更是開始 模仿古亞的行為以及叫聲。
在這樣的情況下,凱洛格博士不得不停止實驗, 以最快的速度將古亞送到動物園之中。
悲慘結局經過長時間的糾正以后,唐納德終于再次回歸正常,有關于古亞的記憶,也似乎徹底從唐納德的腦海中消失。
對于唐納德而言,即使之前的經歷,即便隱隱約約的出現,大抵也不過是一場夢而已。可對于古亞來說,實驗過后的生活,卻 讓它痛苦不堪。
眾所周知,黑猩猩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的群居生物。如果脫離了自己的群體,黑猩猩很難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
不僅如此,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黑猩猩還是自然界中為數不多可能會患上抑郁癥 的一種動物。
古亞便恰好面臨這樣的困境,當它被送回動物園以后,內心已經認為自己是人的它,完全無法接受和黑猩猩們生活在一起。
而每天被關在籠子中,這更是 嚴重影響到古亞對生活的興趣。
動物園中憂郁的黑猩猩
僅僅只過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古亞便因為抑郁癥在動物園中死去。
人類與黑猩猩的相同教育實驗,至此也終于畫上了句號。
凱洛格博士最終做出結論,盡管黑猩猩能夠通過學習來模仿人類生活,但由于 大腦結構的限制.
這阻止了黑猩猩更進一步的可能性,尤其是 在學習語言這件事情上面,黑猩猩根本沒有任何天賦。
不僅如此,凱洛格博士還推測到,由于實驗時長的限制,黑猩猩的學習僅僅只是到了語言學習而已。
如果想要達到像人類一樣適應整個人類社會的地步,根本沒有任何可能性。
因此,這項研究表明,后天環境確實對生物的成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遺傳的基因和環境就沒有太大的關系了。
換句話來說就是,人類的小女孩能夠在狼群中學習狼群的一切,但如果是其他生物向人類學習,那就有些難為它們了,而這也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優勢所在。
實驗與教育事實上,在唐納德與古亞學習如何使用杯子的過程中,就能夠看出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黑猩猩在學習人類行為的時候,主要是 通過模仿并記憶這種行為,而人類則在 嘗試著去理解。
換句話來說就是,從表面上看去,古亞的學習能力似乎要更強一些。
可實際上,當唐納德與古亞都學會了這項技巧以后,唐納德必定會更加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
人們常說動物與人類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大腦智商上的差異,然而時刻保持好奇并探索思考,或許也同樣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
如果人類也只會單純地模仿,人類社會以及人類科技文明,又怎么可能發展到現如今的高度。
在人與黑猩猩接受相同教育的實驗中,盡管實驗時間并不長,但凱洛格博士也算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可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之中,耳濡目染的影響下, 連動物都能夠模仿人類,并學會人類的情感,人類自身的教育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
以家庭教育為例,如果做父母的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情緒,甚至各種不良的嗜好。
小孩子很有可能去模仿這些情緒嗜好,當他們 沒有辦法正確理解這種事情正確與否的時候,家庭教育就已經 宣告了失敗。
正因如此, 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同樣是我們應該在這個實驗中學習到的道理之一。
可能有的人會想,在這個實驗之中,對黑猩猩古亞是否太不公平。
當控制實驗的人類認為實驗沒有任何作用,或者說實驗會對自己造成危害影響的時候,便果斷地拋棄了古亞,并讓古亞在動物園中自生自滅。
昔日與唐納德一同玩耍的古亞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樣的實驗確實有些殘忍,可其實自然界的法則早已注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凱洛格博士錯在給了古亞希望,又親手毀滅了這種希望。對此,他本人也遭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譴責。
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之中,我們只能希望人們能夠 用更加人道的方式去探尋真理。在面對動物們的時候,人類也能 更加友善。
當然,換個角度來思考,倘若在地球上,黑猩猩真的能夠成長到像人類一樣的地步,和人類競爭各種各樣的資源,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由此可見,人類的智慧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后天學習與培養的,成長環境對人的塑造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于黑猩猩教育的研究人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我們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社會化的教育,通過學習前人總結的經驗,來讓幼兒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
這些知識是前人在千萬年間摸索出來的。那么,如果人類沒有接受社會教育呢?
我們從古到今都有動物養育人類幼兒的傳說和實例。
比如傳說中古羅馬的開國君主羅慕路斯兄弟就是一頭母狼養大的,而現代社會也有“狼孩”。
但是這些動物畢竟和人類差別很大,就算是從小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也無法學習人類知識。
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黑猩猩雖然很多方面沒有表現出和人類一樣的智慧,但當它們在人類世界中生活得久了,它們也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當作人類看待。
由于它們的行為和人類行為差距過大,而且對人類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以至于人們給了它們教育。
讓它們學著向人類世界靠攏,然而由于它們身上的野性未盡,人類又殘忍地把它們推向了原來的世界。
人類的研究邊界問題這個實驗在當時就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黑猩猩古婭和人類孩子唐納德的最終結局也讓人們開始反思。
對于黑猩猩這樣有著高度智慧的生物,我們究竟應不應該進行這種實驗?而關于人類的社會學實驗,又能夠讓孩子當“實驗品”嗎?
古婭的例子讓我們意識到,盡管黑猩猩和人類之間因為那數百萬年的時光有了巨大的差別,但它們也是有自我意識,有情感波動的生物。
我們不應該為了實驗它們的反應而對其進行任意的折磨。
此時的它們,既無法回到人類世界,又無法重新融入自己原來的族群,以至于很多接受過人類教育的黑猩猩,最終都抑郁而終得早亡。
或許沒有人類,它們能比這樣的結局更好吧。
總結盡管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但1%的基因差異足以讓人類和黑猩猩的行為、外貌、智商等發生巨大的差異。
后天的教育雖然可以讓黑猩猩學會人類的動作,甚至學會單詞,但是黑猩猩卻無法理解人類的抽象思維。
比如:什么是愛,也無法完全遵守人類的規則。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它們才會在人類世界中生存一段時間后,又被人類趕回動物園。
結語在那次實驗之后,溫思羅普·凱洛格自己也受到了深深的道德譴責,畢竟這個實驗從頭到尾都是他自己在主導。
不光搭上了一只無辜的黑猩猩的一生,連自己的親生孩子也受到了不可挽回的影響。
從那之后他沒有再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是將目光投向海洋。
去觀察和研究海豚的社會生活,彌補了當時學界的一些空白,并根據海豚的發聲方式寫作了一系列文章,還影響了后來聲吶技術的發展,是一位頗有建樹的科學家。
求知本身并沒有問題,但是人們要達到一個結果不能夠不擇手段,要使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去完成,這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是適用的。
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地球上唯一建立了文明的物種,和我們擁有完整的情感和文化是分不開的,而體諒、團結等道德觀念就是其中的基礎。
人類在遵守大自然的規則的前提下依舊可以順利地發展,這是千百年來發生的事實告訴我們的。
因此,我們也要充分地守住自己文明的“底線”,不能夠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去犧牲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