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地開發一款Android?
前言
從開發的角度來介紹如何開發一個Android App,需要說明一點是,這里只是提供一個如何開發一個app的思路,并不會介紹很多技術上的細節,從整個大局去把握如何去構思一個app的開發,讓你對獨立開發一款app的時候有個理解,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拍磚留言討論。
開發環境
Android應用層使用的開發語言是Java,自然需要用到Java運行環境,無論你在Window是系統還是Mac系統都需要安裝JDK,并且配置它的環境變量,不懂什么叫環境變量的或者不知道怎么配的,請利用好自己的百度技能自行學習。
開發工具
開發工具,Android因為歷史原因,前面很長一段時間使用的是Eclipse,我們要開發Android應用的時候需要另外安裝Google為它開發的插件ADT,Eclipse這個開源軟件很優秀,也很專業,但僅僅只是使用它來開發Android就顯得有點雞肋了,如果沒有對Eclipse進行優化的話,會很卡很卡,后面Google實在不愿意寄人籬下,就專門為我們開發者開發了目前很受廣大開發者推崇的Android Studio,現在2.0預覽版也出來啦,大伙趕緊去下吧。
模擬器
Android自帶的模擬器一直廣受詬病,實在是太卡太慢了,對比人家IOS模擬器是那么的流暢,Android開發者直喊好苦逼啊,不過還好后面出了第三方比原生流暢n倍的模擬器Genymotion,大家可以去下一個個人版的夠你平時開發測試用了。最好的辦法還是使用真機測試,畢竟真機才是真實的環境。
Android核心基礎
前面是準備工作,想開發一款Android app,你最起碼要掌握Android的核心基礎知識,針對初學Android的童鞋,想一口吃掉一個胖子是不可能的,還是得把基礎打牢之后才能完成獨立的開發,Android入門不難,學完基礎你只是具備開發app的基本條件,想做一個優秀的app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經驗是靠不斷實踐堆出來的,找一套系統的課程去認真學習一下,在線教育的資源很多,比如慕課網,極客學院都有很多不錯的學習資源,童鞋自己擇優來學習即可。
產品開發流程
正常的互聯網開發app的流程大致如下:
- 產品規劃,定產品方向
- 需求調研,產出需求文檔
- 需求評審,修訂需求文檔
- 產品狗畫app線框圖提供給射雞師
- 射雞師根據線框圖設計視覺稿
- 程序猿根據視覺稿搭建UI框架
- 程序猿根據需求文檔開發功能
- 測試媛編寫測試用例,根據排期進行測試
- 程序猿修復回歸測試反饋的bug,提交beta版
- 測試通過,提交給運營喵發布到渠道上線
上面是筆者的經驗總結,可能有不太準確的地方,但大致整個流程是這樣,我們開發者要清楚自己在整個產品中充當的角色,明白自己的工作職責即可。
快速搭建項目
Android比沒有想象那么難,只是剛開始要學習的東西多,一下子消化不了才會比較茫然,筆者寫這篇博客就是想幫助大家整理一下開發思路。
快速搭建項目也算是一項技能,而這項技能只能由你自己來完善,剛開始做開發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重復性的工作,如果沒有意識去提高自己的開發效率的話,可能你的十年工作經驗代表的只是一年的經驗用了十年而已。
那要怎么做,筆者提供一個自己總結的,僅供參考:
- 定開發規范
- 搭建UI框架
- 選用開發庫集成(或自造輪子)
- 第三方服務集成(視情況而定)
定開發規范
一個項目一般不會只有一個人獨立開發,就算是獨立開發,我們也應該定一下開發規范,一般會有什么樣的規范?
- 命名規范
- 代碼規范
- 代碼管理規范
命名規范
命名規范包括:
- 項目命名
- 包命名
- 類命名、成員變量命名
- 資源文件命名
我們做每一個產品都會有相應的命名,不要用中文來命名,最好用能表達中文意思的英文來表示,例如CSDN客戶端,可以用CSDNClient作為命名,我們創建項目的時候可以以它作為Application name。
代碼規范視語言而定,開發android使用的是Java,自然要按照Java的編碼規范進行編碼,比如命名采用駝峰命名法,編碼的時候也要符合Android的開發規范,比如UI線程不做任何耗時的操作,像網絡請求、數據庫操作都需要放到子線程中去做,只有UI的刷新才在UI線程中做,像這些規范,可以根據自身在項目遇到的問題來定,定規范的好處就是減少踩坑的幾率,提高開發的質量。
對于一個經常更新迭代的產品,不可能由頭到尾不變,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對代碼進行分支管理,最好使用git代碼倉庫對代碼進行管理,作為一個合格的開發者連git都不用實在說不過去,還用svn的童鞋趕緊放棄它投入git的懷抱,它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自己去體會。
搭建UI框架需要我們根據產品的導航模式來設計,市場上常用的導航模式有如下圖幾種:
我們的app如果不出意外一定是其中的一種導航模式,一般線框圖出來我們就應該知道即將要開發的app長什么樣子,開發者不必等視覺稿和素材出來才開始動工,我們先大致搭個架子,等視覺稿出來之后我們再做調整。
選用開發庫
一般我們app涉及到的庫會有:
- UI框架(比如下拉刷新PullToRefresh、側滑菜單Slidingmenu)
- 網絡請求庫(比如okhtttp、AndroidAsyncHttp、Volley)
- 數據操作庫(比如GreenDao、Ormlite)
- 圖片緩存框架(比如Universal-Imageloader)
- 數據解析庫(比如Gson)
之所以要選用這些庫,肯定是為了避免重復造輪子,在開發效率的角度來說,選用優秀的開源庫能大大縮短開發周期和提高開發效率,但從個人提升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可能就成了一個只會用API的程序猿了,如果想提升的話,造輪子或者分析這些優秀的源代碼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第三方服務集成
我們開發app的時候,肯定會遇到一些需求,比如推送的需求、自動升級、數據統計、社會化分享、用戶反饋等等,然而對于一個剛起步的企業或者個人開發者的話,全都要自己去開發的話,那豈不是累死,像推送這種有一定的技術門檻,能做好都能成立一家公司了,所以選用一些第三方服務是一個可選之舉。如果說你以后做大了,用第三方怕不好控制,那就自己做唄,有錢任性招兵買馬就自己做,誰叫咱有錢呢。
前面這些東西開發一個app夠了,開發出來能不能用還得有靠譜的測試,有沒有crash,操作流不流暢,體驗好不好才會有用戶去用。這里不從產品的角度去評判一個app的好與壞,程序員要考慮的是從代碼層面、性能層面去讓我們的app變得更好。
云測
我們開發完畢之后,需要給測試工程師進行基本的功能需求測試,他們傳統的做法就是根據事先寫好的測試用例來做回歸測試,再把測試出來的bug反饋給工程師,工程師再去修bug,但這樣實在是太不靠譜了,有時候我們太在意功能而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體驗,給用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你這個app夠不夠驚艷,夠不夠流暢,用戶可能根本就不在乎你這個功能做的有多牛逼。所以我們更應該從非功能性方向去做測試,我們的目的是讓用戶用的爽,而不是加一些亂七八糟的功能。那怎么測非功能性的一些因素,這里就要提到『云測』這個東西,因為現在設備太多了,如果公司要買一堆設備來做測試,那得多少成本,況且設備更新得太快,你根本就跟不上,所以就有了云測這個東西,它是一個云測試平臺服務,提供了一大批主流機型,我們就直接省去購買設備的成本,還能得到完善的測試報告。
再來說一下它的好處:
- 終端云,省去測試設備購買租賃成本
- 高效率 節省測試人員成本及時間
- 包含兼容性測試、性能測試、功能測試
- 操作簡單、詳細測試報告生成
這么多好處,你在缺少測試工程師的時候,不去嘗試那實在說不過去。
打包上線
前面的開發環節、測試環節都沒問題之后,你離實現一個app的完整開發就不遠了,正常的互聯網公司,會把簽名打包的apk給到運營,交給他們去寫文案,上傳到應用渠道,讓渠道給我們去首發和推廣。如果是個人開發者,這些工作就得我們自己做了。
總結
從整個app開發流程上去給大家梳理了一遍,沒有講太多技術上的東西,但理解app流程對自己把握產品很有益處,雖然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發者,但如果你有追求,哪天輪到你去負責一個產品的時候,你就應該對開發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因為出了問題,你也知道怎么針對性的去解決。筆者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發者,但也樂于思考,很多時候不太愿意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因為我們的人生就應該把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