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真的是IT工程師的末日嗎?
這末日說得有點夸張了。
坐標廣州。我老公36歲,廣州某科技公司中年程序員,后臺工程師。他似乎很少擔心失業和他的未來,他這種佛系的態度讓我很羨慕。
雖然最近互聯網行業有點疲軟和飽和,但仍然是工資比較高的行業。
今年以來,各大互聯網企業開始大規模裁員,他們小公司也不例外,但我們要看到的是裁員的對象基本上是那些無關緊要的崗位,而不是看你來公司的時間長短和情分。
他們公司的人員結構比較偏中年化,很多40歲左右的人也在寫著代碼。
今年以來,他們這個幾十人的小公司已經陸續裁員了2波,辭退了十幾個人,有年紀比他大的,也有年紀比他小的。企業永遠是現實的,但你沒有任何價值的時候,你會被無情地拋棄。
我試探問道:“你會不會被裁員?”
他平靜地說:“暫時不會,但明年經濟形勢不好的話,估計就會輪到我了!”
我一聽連忙問道:“那如果失業了怎么辦?還能找到工作嗎?還能做什么呢?”
他慢悠悠說:“能做的事情很多啊!自己也可以干起來啊!”
我很羨慕他,因為他找工作從來都是獵頭推薦的,從來不用自己投簡歷。這也表明了他的技術還是比較扎實的。
再說一下我前公司。公司總體上還是以技術為主導的,公司技術骨干最受重視,工資也是最高的。他們大部分年紀都在35歲以上,有豐富的技術經驗和管理能力。
所以,35歲并沒有那么可怕。
年齡永遠不會是借口,沒有核心技術才是。有個現實擺在面前,同樣的程序員,如果你不能996,不能007,不能加班,可能就會被取代。所以35歲左右年齡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就算是經驗豐富,但是時間、體力、精力都不能保證。所以企業為了經濟核算,肯定選擇年輕且錢少的。
但是,沒有核心技能,分分鐘就被取代。像那些技術大牛,小牛他們,全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一般企業都會搶著要,哪里還會擔心失業呢!
現在的問題是,要抓緊時間向那些技術專家學習,讓技術越來越精進,而不是年齡焦慮。IT技術日新月異,不持續學習就會被淘汰。
說到底,這個社會不會虧待搞技術的那些人,像醫生、教師、律師這些越老越吃香的職業,也都是專業技術崗位,越打磨越吃香。
IT工作者也是,你看谷歌不是也有80多歲還在碼代碼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