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
由于工作量和工作時長要求太大,足球游戲中的球員數據大部分都是公式生成,
但形成公式的原始數據是怎么來的呢?答案是現場采集。
數據收集團隊會在球場內設置兩臺(或者多臺)高清攝像機,各自拍攝視角覆蓋半場,安裝在距離球場至少3米開外、10米以上的單側看臺上,用三腳架等設備保持攝像機的持續穩定。
在樣本數據收集完畢之后,它們會被發送到游戲的研發中心,中心會分多個步驟來處理數據。例如先根據球員的不同分析篩選出相應位置最重要的數據(例如前鋒看重射門精確度、門將看重撲救成功率、后衛看重解圍和攔截數據)——然后再交給分析師進行逐一分析——
在得出基本數據之后,一部分研發團隊會選擇通過2D建模的方式(有些類似于低碳版足球經理)來對信息的準確性、合理性和可玩性進行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
例如現在主帥在考察一名球員的競技狀態時,已經可以將場上表達的評價區間精確到“5分鐘”之內。在這種報告的幫助下,教練團隊可以清晰認識到:
·在比賽的特定時間里,球隊的平均跑動距離;
·在比賽的特定時間里,某一位球員的跑動距離;
·從身體角度出發,球隊和每位球員開始以及結束的成功概率;
·當丟球的時候,哪位球員不及時或者必要跑動不夠多。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追蹤比賽里的這項數據:
·在某段時間里,球隊的體能開始下降
·在比賽中,球員們對教練要求的貫徹程度。
與此同時,比賽期間一些非比賽因素的跑動,比如替補下場,接受治療或者其他情況,也會納入數據統計的考量當中。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