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4大遺憾:屏蔽、城鄉差異、區塊鏈、快遞外賣小哥
當我讀歷史的時候,內心隨時會伴隨著一種“假如”的心態,最典型的心理活動就是遺憾。讀明末清初時候,假如崇禎稍微強一點,假如袁崇煥稍微會做人一點,假如皇太極、多爾袞稍微弱一點,假如吳三桂后期稍微有點戰略思維等等。這種現在上帝視角又近乎氣急敗壞的遺憾心情,貫穿每一次讀史經歷,久久不能釋懷。
我們再看今天的中國互聯網行業,雖然經過20余年,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再到如今世界頭部互聯網體量,身在其中,能讓人切身體會到這種發展速度和滿滿的成就感。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覺得中國互聯網也存在著4個遺憾,這幾個遺憾的誕生,和時代背景有緊密的關系,但也不是某幾個“千里馬”憑借一己之力就能誕生和解決的。但是今天,我能一吐為快,后期恰逢某位感同身受的讀者看到之后,能身體力行往著更好的方向運作,也是善莫大焉。
第一大遺憾:阿里巴巴和騰訊多款APP互相屏蔽
從2013年11月22日開始,淘寶率先屏蔽微信,沒幾天,微信就以同樣的手段屏蔽了淘寶的作為回應。時至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多款國民APP,如淘寶、支付寶、釘釘、螞蟻財富等等,和騰訊旗下的國民級APP,諸如微信、QQ、QQ空間等均處于互相屏蔽狀態。
上述APP,應該已經占據了中國99.99%的中國互聯網用戶。或許,作為普通用戶的我們,在日常使用這些APP的時候,早已經習慣了在兩大陣營的互聯網屏蔽。但是,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互相屏蔽對方主要APP,而且持續了整整6年,而且看樣子還將無限期的持續下去。這在整個世界互聯網格局中,都是獨特的一景。
誠然,互相屏蔽對方的看家APP一次偶然過招,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成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發展的基本國策。雙方發動投資部門的力量,如今已經培養出絕對忠實于自己“九宮格”的兄弟公司、子公司、孫公司,這種進攻和防守,讓雙方都嘗到了甜頭,那就是他們雙雙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我也覺得,在那個特定的時候,雙方為了各自發展,互相屏蔽,對中國互聯網發展是有利的。
但時至今日,站在普通用戶和觀察者的角度,我依然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兩家巨頭能夠在這方面握手言和。一方面,不為別的,真的可以提高用戶體驗。另一方面,中國互聯網在融合貫通的情況下,還能釋放出巨大的爆發力,實現第二春的再次增長。
我把這個放在第一大遺憾,是因為,這一點是主觀人為產生的,相對來講,也是最容易解決的,只要雙方當事人立馬釋懷,立馬就能解決,立馬用戶就方便。
正如keso說,當拼多多對阿里巴巴的霸主地位形成越來越明顯的挑戰,而阿里巴巴甚至拿不出像樣的反制手段,回想起5年前封殺微信的決定,阿里巴巴會后悔嗎?
第二大遺憾:互聯網城鄉差異嚴重,對鄉鎮滲透率低
互聯網誕生之初,被人們賦予隨時隨地溝通、拉近每個人距離,真正實現“地球村”等等功能,但是時間過去了這么久,我們再看如今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情況,很不均衡。互聯網產業和實體產業一樣,往經濟發達的地區優先聚集發展。
許多鄉鎮地區,互聯網最終停留在了加QQ微信聊天,看新聞等功能。原本看似充分競爭的中國電商市場、內容產業,如今卻逐漸誕生了拼多多、趣頭條和WIFI萬能鑰匙等“五環外”的超級APP。甚至是哈啰出行,也是因為創立之初先發展二三線城市的曲線策略,才得以稱霸共享單車甚至互聯網出行行業。
互聯網城鄉差異首先體現在輿論認知層面,其實邏輯很簡單,身在大城市的大媒體、自媒體、公知,基本上左右了整個互聯網上傳播走向,或者說互聯網輿論傳播走向是以大城市人的思維模式在傳播的。所以當某些統計數據公布后,比如月收入2000-5000屬于中等收入群體,大量網友詫異萬分,實際上他們都是月薪10000左右的。真正月收入2000-5000的,他們的聲音比較小,在網上沒有被關注到。
以至于,大城市的網民認為流行的互聯網生活,就是中國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平均寫照。錯,大錯特錯。真正的中國互聯網,不過是大城市網民眼中互聯網的三分之一。
所以,拼多多、趣頭條等五環外市場的興起,只是中國鄉鎮互聯網的一個縮影而已。在我看來,幾億的小城市、縣城鄉村的網民經濟,至少還有10倍的增長空間,而這也是中國互聯網最后一塊流量增量空間。
第三大遺憾:擁抱區塊鏈的力度太低
區塊鏈是最近幾年火爆的一個新興技術領域,他以顛覆一切的姿態出現,如今因為各種原因又龜縮到初心。我原本以為作為時代前沿的互聯網領域會以極大的姿態擁抱區塊鏈。但是,當我從互聯網一腳踏入區塊鏈行業之后才發現,這兩個行業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氣質,在我的微信好友中,原本從事互聯網結識的好友和后來從事區塊鏈新認識的好友,重合度非常之低,經營模式甚至是交際的風格,差別都非常之大。
許多互聯網“守成者”視區塊鏈為洪水猛獸、空氣幣、資金盤、甚至是傳銷騙子,把區塊鏈當做禁物。比如,表里不一的公司A,是互聯網巨頭,在內部已經高度重視區塊鏈,有大量的人才和技術儲備,但是在區塊鏈方面的對外宣傳微乎其微,這種做法互聯網公司我認為是極其聰明的,表面上風平浪靜,默默無聞,但是背地里加班加點,高度重視區塊鏈。
據我觀察發現,有許多家科技互聯網企業巨頭,市值/估值從10億元到數百億元,幾乎沒有一點對區塊鏈的研究布局,這就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體量如此大,還不提前做區塊鏈內部改革,這是要等著自我消失。
當下雖然政策對區塊鏈行業不利,但是我在上海參加了7、8場區級別的創業園、孵化器等招商會和論壇會議,原來他們都是孵化科技互聯網企業的,如今他們對區塊鏈已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們是在把區塊鏈當做下一個逆襲互聯網的浪潮在培養。
你看,這已經很明朗了啊。
許多區塊鏈從業者,往往敢于藐視一切,很有江湖草莽范兒,這是區塊鏈顛覆行業的描述,當然也是區塊鏈泥沙俱下、魚目混珠的低門檻的代名詞。區塊鏈從業者很有意思,公開場合很少說自己是干區塊鏈的,而在區塊鏈行業聚會上,則要扮演出區塊鏈狂熱信徒。有一個區塊鏈專業朋友,從來沒有告訴媽媽自己做區塊鏈的,有一天他媽問他:兒子你知道xx幣嗎(一個傳銷幣)?來幫我注冊買一下。我朋友詫異之后,也震驚于自己同行的拉新、洗腦能力。
第四大遺憾:線下配送服務環節素質和基礎設施差
在之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過一個觀點《后電商時代,物流快遞真的拖后腿了》。目前的快遞物流行業,已經嚴重拖了電商行業的后腿。這里面不包含物流倉儲、干線運輸,一方面這個物流環節不直接接觸用戶,另一方面GPS、條碼、分撥等技術已經達到較為智能的水平。
其實不止是電商行業的物流配送,還包括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的外賣小哥、各種業務的上門師傅等。
注意,我說的拖后腿,不是指快遞員素質差、偷懶等,他們心地善良,為生計而拼搏,是值得尊敬的。目前電商的整個流程,從用戶進入一個電商平臺開始,后臺已經調用了成百上千項技術——大數據、LBS、用戶畫像、用戶購買力等。唯獨快遞配送環節,用的還是小拖車、電動車、手拿肩扛等等,不僅沒有一點技術含量,快遞員還辛苦不堪。
我們動輒就談萬物互聯、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未來技術,在互聯網線下服務環節,居然用的是還是人類最基本的搬運技能,這落差,令人不舒服。雖然目前已經推出智能快遞柜、無人機送貨、無人駕駛送貨車等更為先進的送貨方式,但是目前主流的配送還是快遞小哥。
目前,快遞、外賣小哥目前的收入水平比較高,但是我認為這和他們的付出還遠遠不成正比。主要因為:
1,天天出行的高危行業。快遞外賣小哥騎著電瓶車穿梭于交通擁擠的市區,平臺給他們要求送達時間,遲到就扣款,所以他們為了收入、服務質量,會爭分奪秒的快速出行。據我觀察,在每天飯點上,上海市區,闖紅燈、走禁行路段等違法頻次最高的人群就是外賣小哥。有時候被抓到,自己掏過罰款,還會繼續沖刺。
2,送貨送飯,也應是高級服務。目前快遞外賣小哥,也多是學歷低、肯賣力的年輕人,服務質量不言而喻。我覺得這個原因主要是因為平臺方把這個環節看成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所以才招募這樣的人。如果互聯網巨頭們把快遞外賣當做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新客戶的重要工作人員,那么花大價錢招募高級人才,提高服務質量,同時研發更高階的運輸工具,所獲得的的回報自然會更高。
看似快遞外賣小哥不是互聯網人員,其實不然,恰恰他們是互聯網連接線下市場最為關鍵的人群。
我覺得在不久的未來,快遞外賣小哥,最低也應該是本科學歷,等同于互聯網技術人才的待遇。
要知道,直接走進用戶家里的員工,一定不能安排最差的。
結語
我認為每個遺憾,解決之后都是至少1000億美金的市場機會。
雖然這些遺憾短期內不會被解決,但是我堅持先把它們晾出來,讓各位大佬大咖看看,看的人多了,解決方案總歸就有了。
文/趙宏民
耳朵財經合伙人、士為知社群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