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來說,互聯網保險行業目前在國內已經成為毫無疑問的萬億級潛力市場。
而說到互聯網保險行業,就不得不先聚焦在商業保險上。作為潛力無限的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商業保險市場正迎來大爆發。
取決于國內的現實國情,商業保險越來越成為有負擔能力家庭的優先保障選項。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大量民眾開始關注商業保險、購買商業保險尤其是健康險的意識正在快速覺醒,這樣一個廣闊的需求市場也正隨著年輕群體的購買力增加而逐步兌現;
再加上國內基本社保、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有限,以及基本醫療保障、企業投保、個人保險等覆蓋率嚴重不足的弊端開始顯現,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能夠保證在遇到意外情況時能夠解決后顧之憂的方式。
于是商業保險就成了最適合補充基本社保、醫保覆蓋范圍之外的“最優選”了。
商業保險的潛力和受眾購買意愿正迎來最好的時候,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數報告》顯示,認為自身發生重大疾病風險大的受訪者中,有八成以上的人尚未購買商業健康保險,而這里面有近一半受訪者認為“有必要”購買商業健康保險。
但最終“已購買”的比例卻僅有6.7%。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主要通過基本醫療保險與自籌資金應對自身與家庭重大疾病費用支出,商業健康保險的覆蓋率不足10%。
按照行業數據,2019年僅國內的健康險市場規模就將達到萬億級別。這是一大塊可供挖掘的行業蛋糕,充足的受眾意愿和非常低的滲透率給了整個商業保險行業充足的未來想象力,一切似乎只差臨門一腳了。
再加上國內的互聯網保險行業往往跟“公益”掛鉤,這就讓互聯網保險公司更容易切入用戶了。這種“以商業手段做公益,同時還形成了基于保險的商業閉環的互聯網金融創新”,也讓互聯網巨頭們蜂擁而至。
從淘寶和京東沖入眾籌行業,到京東、阿里、蘇寧、滴滴紛紛加碼網絡互助、互聯網保險,再到傳統保險巨頭全面擁抱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保險行業好不熱鬧。
騰訊社交流量的先天加持,讓互聯網保險行業首先找到了自己有別于傳統保險行業的基于社交關系的獲客渠道,幫助互聯網保險行業得以高速發展。
比如輕松籌顯示通過旗下的非營利性業務“大病救助”低成本地收割了大批優質用戶,這批用戶經歷了“大病救助”這一環,對疾病危機等的憂患意識已經很高,于是輕松籌順勢推出盈利性質的互聯網保險業務“輕松?!?,形成從流量到轉化、從社區到購買的完整商業鏈路。
互聯網保險相對于傳統保險的優勢在哪?一是可以直面消費者,因為沒有傳統保險業飽受詬病多年的“代理人機制”,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價格可以降到很低;二是基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升級,互聯網保險平臺能夠掌握更多用戶的各類數據,從而在大數據維度上加深對客戶的了解,從而不斷優化升級保險服務。
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積極意義還在于,它有助于改變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傳統保險行業“電話營銷”、“銷售導向”、“拉人頭”、“粗暴推廣”的負面印象?!盎ヂ摼W+保險”的模式能夠為商業保險注入更多公益、內容、社區、社交維度的標簽,從而讓用戶更能接受,從而強化購買決策。
首先互聯網保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它大多是在包括購買、服務、互動等形式上的“微創新”,這反而會讓人覺得它有點“不務正業”。互聯網保險本質上還是一種保障,這種保障是需要深度的線下溝通、專業資訊與服務網點來配合的,這點上來說互聯網保險還是與傳統保險行業有差距。
雖然互聯網保險產品價格便宜、下單方便,但“缺乏網點服務人員”和“缺乏有效溝通”正成為其高速發展之路上的瓶頸,同時也讓互聯網保險行業整體的投訴、售后、客服問題居高不下。
2019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的《2018年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在保險業總體投訴明顯回落的背景下,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卻大幅增長,同比增長超過120%”。在這之內主要的投訴內容包括“銷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義、理賠條件不合理、拒賠理由不充分、捆綁銷售保險產品、未經同意自動續?!钡鹊取?/p>
在這種背景下,過去互聯網保險“取代”傳統保險的“論斷”似乎有點遙遙無期,目前的互聯網保險形式還并未給整體保險行業帶來深入的“變革”,它更多的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
隨著產業互聯網的大風逐漸吹來,互聯網保險行業注定還是會繼續高速地發展下去,只是這中間還需要花多少時間來解決目前的種種弊???這點我們還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