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過農村的土炕嗎?
不光睡過農村的土炕,還燒過農村的土炕,一燒一睡就是20多年。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土炕是冬天用來抵御寒冷了的,但他們不知道土炕夏天堪比涼席,可謂是冬暖夏涼。
冬天把土炕燒熱了,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嗑瓜子聊天,是多么的溫暖,炕上的溫熱和心里的溫暖,那就是家的溫馨呀!
夏天土炕不用燒熱,把煙囪和炕眼門都拉開保持里面通風,睡在上面涼涼的,享受著天然的涼席給焱焱夏天增添了一絲愜意!
農村土炕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古籍上專門講炕的文字不是很多,但總可以找到有關蹤跡。
譬如宋代范成大的詩集《石湖集》中《丙午新正書懷》一詩中寫到:“穩作被炕如臥炕,厚載棉旋披毯”。
窯洞在先秦時代就出現了,炕的產生也不會很晚,到唐之前,北方早已普遍用炕了。
用土盤炕,就地取材,幾乎不必花費什么開支,所以非常受百姓的喜愛。
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人們便在日常經驗中逐漸發明火炕,它的歷史已有上千年了。
據宋代的《三朝北盟會編》第三卷記載說:北方“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而寢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這里的土床就接近于火炕。
人們在屋子里用泥砌成土床,里面是空的,然后再在空洞里填柴加熱,使其溫度上升,睡在火炕上的人便不會感到寒冷了。
東北的滿族民居中就筑有南、西、北三面相連的“轉圈炕”、“拐彎炕”,民間俗稱為“萬字炕”或“彎子炕”,這些都是火炕的類似物。
據說沈陽故宮中,還留有皇家的火炕,足見它的知名度。
一直到現在,北方的農村還沿用著這種土床形式,借以冬日取暖。北方的火炕常成為主人待客宴賓的地方。
尤其是在冬日里,遠道而來的客人會被主人盛情邀請上炕,享受溫暖而熱情的家宴。主賓雙方或盤膝而坐,或跪坐于炕,絲毫不會感到寒冷。
炕在北方尋常可見,但貧富不等的家庭對其裝飾也不盡相同。貧窮之家土石壘砌,不多裝修,普普通通而已,富裕人家則注重炕楞(炕沿)、炕面、炕裙、炕圍裝飾。
炕楞要選用上好整塊石條,細鑿打磨,刷墨黑和麻油浸潤,然后再擦拭拋光,使之黑油锃亮,或采用硬質木料(如棗木、杏木,高貴用檀木)制作,打磨光亮,輕漆滲潤,木呈褚紅。
也有一些富紳家的一種炕,炕面用磨細的膠土、黃土加紙漿,按比例調泥抹平,加上紅顏料為底,乘濕鑲嵌蛋殼點綴的朵朵梅花,然后用桐油罩面,不鋪炕席之類,明光發亮,紅底白花,古色古香。
陜北、晉北很多地方流行畫炕圍畫,在炕周圍壁上用黃色,一大半地或粉綠打底,以線條圖案圈出邊框,邊框內間隔劃長方格,繪上花鳥草蟲、松竹山或古典人物故事畫面,多寓意富貴吉祥,長住久安等等。
近年農村修建新窯洞時注重裝修,不少人家的炕楞、炕圍用顏色協調的瓷磚飾面,有各種圖案在上面,美觀大方。
城市人講究素雅,農村人講究艷麗,各有各的民俗心態。總之,城市或南方人特看重家居的床,而北方人則著意修飾炕,心同一理,情同一理。
其實關于土炕還有這樣一則故事,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中央紅軍)一縱隊到達興隆鎮、單家集一帶,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隨一縱隊行動,當晚宿營于單家集,“毛主席就住在農戶張春德家。
農戶想讓首長睡個好覺,把土炕燒得很熱,后來又怕炕太熱首長睡不慣,找了一副門板墊在羊毛氈下。”火熱的土炕代表了百姓對紅軍的熱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