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問題,偏愛金融和IT的原因無非是投入成本低(相對制造業而言),產出高,利潤率相對可觀。
對比制造業和農業,誰解決了更根本的問題?是農業,解決吃飯問題,然而現實是農業所占的就業比例在越發達的經濟體里越低。
我們歷代王朝無一不把農業當作頭等大事,為此還抑制商業的發展,但最后爆發工業革命的卻不是我們。回頭來看這段歷史,其實無非是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農產品富余),自然就會導致人口流向工商業,越發達的地區(江南)越是如此。
同樣的,當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比如當下的中國,幾乎所有產品都已經過剩。拿襪子來說,襪子的產能已經是供應全球的需求并且依然過剩,再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建設只會讓競爭更加慘烈,大家更難賺錢。所以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才是主基調,讓沒有競爭力的(成本競爭力、質量競爭力等)被淘汰很合理。然后這些賺過錢但是現在喊著生意不好做的老板們就會帶著資金和人力投入到別的行業里了。
世界上公認制造業最強的國家、德國和日本,他們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比分別為(2012年數據):德國是0.8%,28.1%,71.1%,日本是1.2%,27.5%,71.4%。我國則是10.1%,45.3%,44.6%,到了2017年我國三產占比是7.9%,40.5%,51.6%
發達國家基本第三產業占比都在70%以上,但他們制造業的競爭力并不低,所以我國對制造業的基本基調:轉型升級是沒必要質疑的。
再說下金融、IT和制造業的關系,其實他們的關系很類似古代農業和商業的關系。
古代重農抑商,拿明朝來說,明朝初期嚴格執行戶籍制度,農業戶口只能從事農業,當年年豐收長達五年的時候,糧食價格已經非常低廉了,農民實際上已經失去務農的積極性卻被限制不能從事其他工作。而如果商業足夠發達,可以把豐收地低廉的農產品收購去換取其他地方的物產再賣回來,這樣促進了商品流通讓農民物質更加豐富也使得糧食價格有上漲的空間,宏觀來看是有利的。但古人不懂經濟學所以打擊投機倒把。
金融也好、IT也好,他們不直接生產物質,但是他們能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比如IT技術發展到極致,理想情況下就能讓一座工廠完全自動化,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而發達的金融能讓制造業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擴大生產、改進生產工藝等等一切都需要錢。他們是催化劑作用一樣的存在。
所以不要刻意制造所謂實體和虛擬的沖突。實體的困境根本不是所謂虛擬發展而造成的,而是實體正是有困境所以資本、人力才往其他產業流入,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