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這幾年面臨各種市場狀況的沖擊,「韌性」被拉上臺面,變成最重要的根本,制造流程的改善和企業傳承的思維建立,是兩大最關鍵的任務。
同時也驅動企業正視轉型與傳承兩件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具備「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兩大思考方向:
由外而內:當環境變了、客戶變了,企業必須適應這些變化。在這個環節面臨的挑戰,就是數字化轉型大環境帶來的新趨勢。
由內而外:根據企業長期經營的企圖心,檢視企業本身的體質跟經營,無論環境與顧客怎么變,企業都需要超越任何一個自然人經歷與壽命的角度,進行世代交替長線布局,在這個脈絡上,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企業傳承。
挑戰一:供應鏈成本管控與制造流程改善
2020疫情造成供應鏈大亂,包括市場需求預估、庫存管理,或是因為搶貨柜的現象發生,而對于運輸時間的掌控等環節,都出現問題。在這樣多變的環境中,仍有許多企業沒有運用合理的數位方法來計算所需要準備的庫存,而循往例透過采購人員根據所謂的安全庫存量進行備料,導致高庫存造成爆倉,甚至引起現金流的資金壓力,危及營運。
如果企業建置了數字化工具,例如MES系統、PLM系統、PMC系統等,如今零代碼技術的出現,企業更加可以自由方便地去搭建符合直接的企業的系統,企業如果有用數字化輔助系統就可依據顧客需求量變化,來產生各項重要物料采購需求,預先判斷重要物料的前置準備、運輸時間等數據,再加上人力的經驗與智慧,判斷保持運輸量或安心量或斷料后的取替代料,讓信息系統可以根據這些邏輯,動態產生各重要物料的采購點、采購量、分批交貨等建議,有利于改善采購決策,避免盲目采購,降低庫存成本及資金積壓。
挑戰二:企業傳承與創新
經營者開始思考「百年企業」的今日,要強調以看「長」的文化為基底,在放大拉長的時間格局中,隨著環境的變化,企業環繞著事與人,得不斷追求再合理化,久而久之自然可期待企業韌性的打造與動能的積累。
最重要的根本,是保持第一代不斷創新創業的精神與血液,立志讓自己成為另外一個「新一代」,建立動態能力,并在短期內穩固核心價值,讓顧客在市場中不找別人,只找你。
長期而言,這考驗著組織內部文化,策略調適能力,如果沒有堅定愿景與使命,容易形成口號或者空忙,所以一定要清楚「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隨時關照動態全局的戰略,選擇最適當的戰術,才是真的韌性。在轉型過程中,也需要嘗試導引整個組織在重新想象,理解客戶甚至是客戶背后顧客前提下,進行營銷、供應鏈、采購、生產、人力資源等環節。
藍庫云認為制造業進行數字轉型的組織可以從中受益良多,除了財務和商業利益之外,還有環境和社會方面的積極因素,因此為了確保生存能力和維持競爭力,轉型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