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是編劇和小說原著作者沒有在美國做程序員的行業(yè)知識在那兒瞎編。我自己就在美國當過程序員,而且先后在國家實驗室軟件公司和投資銀行等不同性質或行業(yè)的企業(yè)里待過,我想我應該很有發(fā)言權。
美國硅谷的老資格程序員找不到工作最后甚至被迫去送外賣大概也就是2000年IT泡沫破滅之后有那么一段時間,后來就根本沒聽說過。美國的程序員的就業(yè)環(huán)境相當良好,大把的程序員是不需要往管理崗轉變(這大概是中國的普遍認知),就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程序員做一輩子也行,哪怕就一種編程語言吃一輩子也不成問題,你能想象到了今天居然還有人靠寫COBOL這種骨灰級語言謀生的么?我當年服務過的投行里50幾歲的程序員都有大把的。而且后來硅谷的創(chuàng)業(yè)風口一個接一個,支付、社交、共享、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區(qū)塊鏈等等,硅谷還要忙著和華爾街爭奪人才,高盛擁有的程序員比facebook還多,我都覺得現(xiàn)在硅谷的程序員都未必夠用。
蘇明哲的設定好歹也是清華+斯坦福+差不多10年的碼農工作,就算是年紀大了,情商超低,但是最起碼的智商和學習能力還是在線的,可能學的沒那么快而已,但是就憑上面三點,走到哪也少不了一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