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網起初
在這之前,只有一個internet的雛形,不能稱為英特網。
1983年,ARPA和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異構網絡的TCP/IP協議,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萊分校把該協議作為其BSDUNIX的一部分,使得該協議得以在社會上流行起來,從而誕生了真正的Internet。
這個時候中國英譯為英特網或者因特網。
因特網發展
1991年,美國的三家公司分別經營著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網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戶提供Internet聯網服務。
他們組成了"商用Internet協會"(CIEA),宣布用戶可以把它們的Internet子網用于任何的商業用途。
Internet商業化服務提供商的出現,使工商企業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地進入Internet。
互聯網出現
隨著各行各業的涌入因特網,出現了一個新的組織——聯合網絡委員會
1995年10月24日,“聯合網絡委員會”通過了一項關于“互聯網定義”的決議。
“互聯網”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統:
(1)通過全球惟一的網絡邏輯地址在網絡媒介基礎之上邏輯的鏈接在一起。這個地址是建立在“互聯網協議”(IP)或今后其他協議基礎之上的;
(2)可以通過“傳輸控制協議”和“互聯網協議”(TCP/IP),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協議或與“互聯網協議”(IP)兼容的協議來進行通信;
(3)讓公共用戶或者私人用戶享受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帶來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務,這種服務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關的基礎設施之上的。
以后中國都以互聯網指代因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