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也是從業十多年的IT從業者,同時也已經從事心理健康服務副業五年的時間。對于轉行,我個人參照自己的經歷和判斷,給一些我自己的想法,供參考。
1、靈魂拷問。心理學本來就是一個求己問心的過程,因此心中有一個強烈的動機時,可以先問問自己,我們為何那么強烈的想要從事心理行業,又為啥想要離開IT業。想要離開IT業的原因,今后是否會發生在心理行業?
2、資質獲取。自2018年后國家已取消心理資詢資格證的考核認定工作。因此目前市場上各種”某某心理咨詢師”或其他冠以”師”的心理咨詢類證書都只是崗位技能證書,非從業資質。就如同認證中,關于心理咨詢師的認證,只認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
從行業發展看,后續以心理協會注冊制的形式可能會是主流趨向。而想要進入注冊系統,目前看出了已取得國家二級、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人群以外,就是需要心理、教育、醫學、人類學、社工等學歷教育背景。
因此,我建議在資質獲取的道路上,學歷教育必不可少,不但可以幫助你獲得專業的科班出身,還可以替你在心理學基礎上打下夯實基礎。
3、深度學習。心理咨詢流派眾多,諸如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行為認知主義(CBT)、辯證行為主義(DBT)、沙盤游戲、短程焦點技術、系統式家庭療法、薩提亞等等。因此選擇一二個自己感興趣且適合的心理咨詢流派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如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沙盤游戲都需要進行個人體驗(探索),以增進自我了解程度和共情能力。
4、從業定位。就像IT公司一樣,有人選擇以框架師為奮斗目標,有人選擇以商務總監為奮斗目標。因此心理從業也需要我們先為自己定位,我們需要知道我們往哪個方向努力。如果是心理咨詢師,那么就是要在深度學習的同時結合實際心理咨詢經驗去督導和個人成長。當然心理咨詢師也可以兼職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講師的工作,這并不沖突。
因此我們要先了解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師、還有你所說的心靈導師,具體要實現什么?我們又需要哪些學習?
5、經濟收益。從業的最終目的除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外,經濟收益也是需要被考慮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如何在從業心理行業時獲得收益,也是需要被考慮的,同時要更為細致的考慮IT和心理的切換時間。
目前我覺得心理咨詢市場還處于啟蒙階段,許多心理機構主要盈利模式依然是培訓業的盈利,同時賺錢對象大部分還是心理咨詢師群體和尋求自救群體。因此何時切換,經濟來源是很重要的考量依據。
我當下依然是以IT為主業,副業從事心理健康服務,包括心理咨詢、團體咨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等心理服務。
最后祝你轉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