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黑洞會讓時間變慢?
有質量的物體周圍,時間流速會變慢,包括黑洞,這是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來的結論,這且已經被實驗所證實。
大家對于運動的物體時間會變慢這一結論幾乎已經耳熟能詳,而對于有質量物體,比如黑洞,為何會導致時間變慢卻總是一頭霧水。大多數人也只是記住一個這樣一個結論,至于深層次的原因從未好好想過。今天我們就講解一下有質量物體周圍,時間流速為何變慢:
愛因斯坦再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后,發現引力無法被納入其中。故而他又潛心研究了物體的質量問題,愛因斯坦發現物體的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相等的,也可以說是等同的,于是愛因斯坦設想引力本身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的幾何彎曲導致的,引力不過是一種時空的幾何效應而已。基于此,愛因斯坦推導出來了廣義相對論下的引力場方程:
此方程是一個二階線性偏微分方程,涉及到了時空的彎曲效益。在宇宙中,時空的彎曲程度取決于物質的質量動量密度在時空中的分部。大質量的物體會導致時空負彎曲,這個彎曲即包括空間,也包括時間。空間彎曲是“凹陷式”,而時間則是流速變慢。
當然,僅僅依靠一句簡單的質量導致時空彎曲,因而時間變慢的解釋,很多人還是不明就里。這里我們不妨想象一下:有質量物體導致了空間彎曲,就類似于把平坦的空間壓的“凹陷”了,而“凹陷”的結果就是原來空間長度“壓縮”了。比如我們如果站在高維空間看黑洞,黑洞周圍的空間維度好像都被壓縮了一樣,其和黑洞上方的空間尺度比例不是1:1的關系了。如果定義黑洞附近空間A,B兩點測地線距離是1,那么在黑洞更遠處C點看則對應的可能是100。即黑洞附近處和遠處的空間曲率不一樣,也導致了空間長度測量的不一樣。這樣,一個人小王在黑洞附近從A點走到B點,小王感覺自己就是經過了1的長度,一切都正常,但是在黑洞C點處看小王則是經過了100的長度。這樣,C點測量的小王走動的時間就要長上很多,也就是說,C處需要經歷更多的時間,才能夠看到小王從A點到B點。顯而易見,C點處的時間流速明顯比黑洞附近的快。
這個效應還可以用引力紅移說明,如果在黑洞視界附近向往發出一束光,則這時光在攀爬空間凹陷區域時,會消耗掉自己的能量。這樣,光子的頻率就會變低,波長就會變長。也就是說,本來只有N納米的光,等遠離黑洞飛行一段距離后,波長變成了N+dx(dx>0)納米。很明顯,黑洞附近的空間長度比上黑洞遠處的要大于1,即空間是被壓縮的。而光頻率的降低,就表明周期被拉長。這就說明在黑洞附近光完成一個振動周期的時間只需要t,而在黑洞遠處看來,光完成這個振動周期需要比t多得多的時間(頻率變慢),由此可見,黑洞遠處的時間流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