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肆掠,2003年5月10日,一個名為“淘寶”的網站上線了。這個“和ebay一樣”的網站起初也只是一個war包,網站所有的功能和頁面都包含在這個war包里,然后把war包部署到一臺服務器上,用tomcat部署一下,買一個域名指向這臺服務器的ip,淘寶網就出來了。這個時候的阿里巴巴就是淘寶網,淘寶網就是阿里巴巴。隨著淘寶網業務的快速發展,阿里巴巴領導們意識到B2C的業務模式將來也會是電商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2008年成立了“天貓”。
隨著天貓業務的蓬勃發展,天貓業務開始從淘寶網獨立出來,成為了和淘寶網平起平坐的獨立事業部。也成為了阿里巴巴業務發展的兩駕馬車之一。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淘寶網和天貓商城的大多數業務整體上是一致的,比如商品、評論、交易、庫存等等這些。然后就成立了共享事業部,用于同時支撐淘寶和天貓兩大業務部門的技術需求。
2010年,阿里電商業務的團購入口——聚劃算出來了,并帶來了強勁的流量吸引。這個時候淘寶和天貓兩大事業部都想對接聚劃算平臺,來提升業績。后來還有1688也想對接聚劃算平臺。
共享業務事業部也就在這個節點,真正的利用聚劃算平臺開始逐漸的成為了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平臺。這個平臺的責任就是將淘寶、天貓、聚劃算等等業務的公共、通用業務沉淀到共享業務事業部,包含了商品中心、交易中心、用戶中心、評價中心等十幾個中心。慢慢的形成了如今的“厚平臺、薄應用”架構形態。共享事業部就是要為阿里巴巴各大業務提供穩定、高效的服務。
那么,阿里巴巴的發展和成為云計算發展的主力有什么關系呢?個人有以下幾點意見:
什么是云計算?
SAP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話說得好:“企業不上SAP會死,上了SAP會死的更快”。說的就是企業集成SAP軟件需要花費高昂的代價。這種也是“軟件即產品”的典型模式。首先代價昂貴,其次后期維護費用也不低。再給企業帶來效率的同時,也慢慢榨干企業的輸血能力。那么云計算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服務即產品”。
云計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
阿里巴巴做云計算有天然優勢
阿里巴巴的共享業務事業部起初是給阿里巴巴內部各個業務平臺提供服務的,比如搜索引擎(阿里云上的opensearch)、日志收集檢索服務(阿里云上的日志服務)、云存儲(OSS)等等,還有提供給商家的開放平臺。這些服務隨著性能不斷改善、優化,慢慢也就開放出來提供給所有的中小企業使用了?,F在阿里云上面大多數的服務都是阿里巴巴團隊內部不斷使用、沉淀后產品化出來的。這些服務或按量付費(搜索、帶寬、CDN),或按次數收費(服務器、短信服務)。
再加上阿里巴巴有成千上萬臺服務器,忙的時候全面開機,比如雙十一。閑的時候這些機器不能浪費呀,怎么辦?共享出去唄。現在阿里云上買服務器也有“性能獨享型”、“性能共享性”等區別。
所以說阿里巴巴有這個做云計算或者說將自己的服務產品化的前提條件,那么做云計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阿里云也就應運而生了。經過5年的發展,阿里云成為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云計算廠商。這也是國人為之驕傲的一點吧。
國內現在百度、騰訊都在做云計算,有百度云、騰訊云,基本上都是企業做大了以后再將自己的服務、資源共享出來產品化、商業化的最終結果。
亞馬遜云和微軟云就更不用說了,有那么多的用戶使用他們的服務,那么為什么不把服務共享出來形成產品走商業化的路呢?所以云計算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