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天下大亂、諸侯紛起,強者著跨州連郡,弱者宰割縣邑,相互間征伐攻討,使得海內混亂不堪。當時,在帝國權威掃地的局面下,有志于開拓新局面的軍閥并不在少數,但就最初的實力而論,最有希望統一天下之人并非曹操,而是深受士族擁戴的大軍閥袁紹。
袁紹出身汝南袁氏家族,從高祖父袁安開始,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三公職務(即司徒、司空、太尉,皆是名義上的宰相),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無論是權勢還是影響力,均非其他家族可比。袁紹正是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得以在漢末的戰亂中脫穎而出,沒幾年功夫便占據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擁有帶甲之士數十萬,在群雄當中勢力最為強大。
袁紹不僅占據的地盤最廣、人口最多、兵力最強,而且深得士族集團擁戴,再加上手下謀士猛將如云,如果能用心經營的話,那么在逐鹿中原的戰斗中,恐怕沒有對手敢與其爭鋒。然而袁紹剛愎自用、目光短淺,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最終竟把局面做得越來越小。
200年,袁紹與勁敵曹操在官渡展開終極較量,結果大敗虧輸,從此一蹶不振。2年后,袁紹在駐地鄴城愧恨而死。5年后,袁氏家族被曹操徹底消滅。空有四州之地卻不能建立王圖霸業,最終卻為他人“做嫁衣”,袁紹的結局,怎可以用“窩囊”兩個字概括得清楚。
袁紹死后葬于何處,正史當中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畢竟作為一個失敗的軍閥,一個叛逆者,當時的官方以及后世的史家,都沒有興趣,也沒有必要對袁紹的葬所進行交代,或進行詳細的考證(當然,袁紹家人刻意隱瞞的可能性也很大)。不過,民間對于探究袁紹墓的所在卻是情有獨鐘,并且因為官方和史書的刻意回避,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稱袁紹死后葬于今河南省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即汝南袁氏家族的故里。按照民間的說法,在袁紹因病去世后,其族人暗中攜帶其棺槨返鄉埋葬,地點位于曹河岸邊。由于當時的袁老村屬于曹操的地盤,所以袁氏族人出于擔心,便將曹河改寫成漕河,意在欺瞞曹操,以防止他對袁紹掘墳戮尸。
據當地人講,袁紹墓最初規模很大,但經過長年累月的雨水沖刷,逐漸變得越來越小。如今,袁紹墓已經被附近的村民稱呼為袁金灘,又稱雞心灘。每逢初一、十五,袁氏后人都會到袁金灘燒香祭祖,以祭祀先人。當年袁項城出任總統后,曾到袁老村祭祖(袁項城認袁紹、袁術兄弟為祖先),并在袁金灘前樹起了旗桿,前后朝拜了三天時間,一度成為當地的盛事。
不過,考慮到當年的情勢,如果袁紹真的埋葬在老家,曹操不可能得不到一點兒消息,所以袁金灘是否真的是袁紹葬身之所,其實大有可疑。相較于袁金灘,第二種說法,也即袁紹死后葬于今河北省滄縣境內,似乎更為可信。滄縣古稱浮陽縣,在漢朝時隸屬于幽州渤海郡,而渤海正是袁紹最初的根據地,所以他死后葬于此地的可能性很大。
滄縣境內的袁紹墓,又稱前高龍華古墓,位于高川鄉前高龍華村東北700米處,是典型的漢朝風格古墓。袁紹墓地處平原,南邊60米處為東西向的土路,右靠南北向的阡陌,北邊200米處則有滹沱河故道由西向東穿過,墓地四周滿植柏樹,地理環境相對幽靜。
雖然歷經歲月的侵蝕,但今天的袁紹墓依舊規模可觀,其封土高大,呈橢圓形。墓地東西長52米,南北寬36米,高8米,總占地面積約1510平方米。據當地人講,此處原有古墓大小兩座,但小墓在1956年塌陷,僅有大墓保存至今。如今的袁紹墓置身于田野之中,除了一座碩大的土堆和墓前表明身份的墓碑外,此外再無其他標志物。不僅如此,墓上荒草萋萋,顯得異常的冷清、荒涼。
雖然袁紹墓在1993年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保存情況并不樂觀,在2009年5月中旬,古墓曾連續兩次被盜墓者盜掘,封土層被炸開并遭嚴重破壞。次年10月,袁紹墓又發現被盜的痕跡。袁紹墓本已幾近蕭條,如今又連番遭逢盜掘,讓死后千余年的袁紹在地下也難以安寧,此情此景,實在令人唏噓。
史料來源:《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