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格局等都不是“充分必要條件”。能做領導都與這6個關鍵詞有關,尤其是第1、3個都在悄悄用。
張明的職場之路是走過彎路的。如果不是朋友的提醒,他可能也只是一位懷才不遇的人才而已。
張明,畢業不到兩年,就做了銷售冠軍,都認為他是部門營銷經理的第一人選。可是兩次經理換人,他都沒有獲得這個職位。
他自己很納悶,也有同事為他鳴不平。他的朋友提醒他:
不是能力強,就能升職!你需要懂得領導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這個“領導”。
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張明開始了不可思議的逆襲升職,一年內從普通員工、到經理到總監,一下成了公司最年輕的總監。
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命運,背后有什么樣的智慧與規律?
稍安勿躁,為你慢慢拆解:
1、所有的懷才不遇,只是因為兩個根本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什么樣的員工最有可能做領導?是有能力的?會溝通的?還是有格局呢?
你會發現:擁有這些條件,也無法確保就能做領導,并不是“充分必要條件”。也正是如此,才有了職場上的“懷才不遇”,“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用”的經歷與感嘆。
之所以這些現象如此普遍,只是因為沒有解決兩個根本性的問題:
- 第一,逆向推理問題:
有能力就能做領導,是正向思維,普通人都是這么理解,也是這么做的。思考更高領導人需要什么樣的人,是逆向思維,所以有些你“看不起的人”成了你的領導,因為他們更懂得領導需要什么。
- 第二,關鍵順序問題:
人與人的不同,本質就上就是對于“順序”的理解不同,比如:你是先擁有能力,還是先獲得領導認可,這兩件事情的順序不同,結果會大相徑庭。
普通人,是擁有能力,卻很難成為領導,因為普通人都是這么理解的,競爭的人就多;智慧的人,則是先想辦法獲得領導的信任,同時不斷提升能力,所以獲得更快的升職機會。前者,容易懷才不遇;后者,雖然被普通人所“不屑”,卻是最智慧的通道。
這兩個最根本性的問題,你關注到了嗎?兩個問題,就是潛在的分水嶺,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2、關于“次序”的問題,依次先滿足哪些條件,更容易成為領導呢?
上面的兩個問題,如果開始引發了你的思考。接下來就是認真排序的問題。
一個人是否更有可能做領導,與三個問題相關,你也可以先排一下序列:
- 1、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領導;
- 2、領導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領導?
- 3、員工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領導?
如果讓你來排序,答案是什么呢?拆解師告訴你,一個可能顛覆你認知的順序:2、3、1。
是不是和你排列的順序不一樣?為什么?我們繼續來拆解:
- 你能不能做領導?第一決定權的人是更高層次的領導。無論他是否考慮企業的利益,但一定是先按自己的理解與格局,來進行甄選自己的管理團隊。
- 領導先選定了一批備選人之后,就開始考慮是不是被員工所接受,所以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你能否得到員工的認同,并且能夠帶領團隊實現目標。
- 你能不能做領導?最后一個要解決的,才是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領導。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企業需要的,往往和領導選擇的,有很大區別。這也是很多自認為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人,為什么當不上領導的根本原因:你沒有經過前兩關,就被排除在選擇之外了。
3、具體解讀一下,什么樣的員工最有可能做領導呢?
有基礎的思維與認知,繼續來拆解,這六大能力一定要學會,尤其是第一、二項:
- 領導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領導:
領導需要什么,是不是也是企業所需要的呢?千萬不要太天真的。領導也需要業績,需要能力,但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要能為自己所用。沒有一個領導愿意提拔一個對自己對抗、不聽指揮的能人。
兩個關鍵詞:
第一,立場意識:立場定生死。
你的立場是什么?個人?部門?領導?公司?在什么立場,就做什么事,說什么話。在部門里,卻想著公司、個人,第一個關卡:領導,就過不了關。懷才不遇,核心問題就是立場問題:自己很牛B,看不起領導、部門,就倒在了第一關上。
第二,閉環能力:領導要什么樣的人?簡單,就是交給你一件事,你能做成;再交給你一件事,你又能做成。
做成的能力,就是閉環能力。曾在朋友圈看到HR吐槽:最讓人“恨得牙根直癢癢”的,是悄無聲息把事情搞砸了的人。
簡單地理解一下閉環能力,如PDCA就是一個閉環,主動使用這個閉環,能讓執行更加科學有效,并且不斷提升能力。所以,簡單理解,就是你能把事做成,還能提升能力,做好下一件事。
這兩個能力,涵蓋了所謂的忠誠、價值、能力等等內容。
- 員工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領導:
員工需要什么,是不是也是企業所需要的呢?未必,員工很簡單:要么能帶著自己賺錢,要么能帶著自己成長,其他的都不重要。格局、夢想,也需要,但是要在解決前面問題的基礎之上。
兩個關鍵詞:
第三,教練能力:員工喜歡被領導,而不喜歡被管理。
尤其是90后、00后員工,更需要教練式管理。要想做一個領導,就要主動拋棄:教育、管理、約束等傳統的思維,而是要陪伴式成長。教練式管理是一門新的管理技術,運用一套技術,更多地激勵員工,讓員工發揮創意,找出解決之道,重點在人而不在事。
具體不再展開。
第四,結果能力:員工不想努力,但會被有結果的領導帶動。
很奇怪:一個部門需要每個人做出貢獻,但沒有結果的時候,員工只會指責領導。所以,對于員工而言,尤其需要領導有結果,員工只有看到,才會相信。
如何實現結果,這就需要傳統意義上的:管理能力、溝通能力、計劃能力等等。
這兩個關鍵詞,也涵蓋了對員工管理、獲得員工信任的所有能力。
- 第三,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領導:
終于到了這個問題。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有結果,還是有能力,都不是。企業往往無法定義你的目標,與實現方法,那什么最重要呢?
第五,老板思維:不是企業要你做什么,而是你要做什么。
在公司里做了領導,最大的挑戰,已經不是“把事做成”而是“要做什么事”,前者是執行思維,后者是老板思維。當交給你一個部門,或者事業部,完成公司分配的目標已經不重要,那是你的基礎任務。如何創造性、開拓性的開展工作,這是對領導者的要求。公司需要這樣的領導,而不只是聽話照做。
更高一級的領導,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以拿到公司股權已經是公司的“老板”了。
第六,夢想使命:空洞嗎?看看領導每天說的,就明白了。
讓你管理的組織,擁有領導個人理解后的企業文化,這是做領導必備的能力。如何講夢想、說使命,并以此為核心,來建立基于企業文化,同時帶有個人特色的組織文化,這樣才能讓自己管轄的組織,更加具有凝聚力。
這兩個關鍵詞,是不是也不于普通的理解呢。
六大關鍵詞,更能系統、立體地幫你建立成為“領導”的潛力。
逆向思考,以終為始,才能找到成為領導的充分必要條件。
次序定義,明確順序,才能讓自己事半功倍,不走冤枉路。
你認同以上的觀點嗎?再看自己的思考角度與結構,是不是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呢?如果有啟發、有幫助,關注并轉發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