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有:白馬河,黃矛溪,隴西河上里古鎮古橋中,最有特色的當數鎮東的“高橋”和鎮西的“二仙橋”。唐人詩中曾稱贊上里“二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雙橋”就是指的這兩座橋。今天,我們接著逛古鎮,帶大家領略一下二仙橋的風采。
雅安上里古鎮位于雅安市雨城區北部,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近代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
上里古鎮被白馬河、隴西河二水環繞,背靠青山,面向田園,古鎮居民筑木屋為舍,取石板鋪路,小溪、石橋、木屋、老樹,裝點出古鎮一道道獨特的景致。
古鎮兩條小河之上,共有十余座石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馬河上的高橋和隴西河上的二仙橋。位于古鎮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的二仙橋,是單孔石拱橋,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仙橋與周圍山巒、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鄉美景之感。
二仙橋橋面兩側有石欄,正中雕刻龍頭、龍尾。
橋頭的二仙橋簡介
橋頭建有一寶塔,正面浮雕神像和二仙橋三個大字,塔壁陰刻文字,記述了曾先后三次建橋過程。
關于三次建橋,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清乾隆初,為方便兩岸居民生活交通,擬在隴西河上修建拱橋。前兩次均在建成之即遭洪災而沖毀。據雅安地方志記載,它是由當地望族“楊氏家族”出資修建的。從清朝初年開始,不斷涌來的移民在上里聚族而居。隨著經濟的日益繁榮,上里一帶逐漸大致分化出“楊、韓、陳、許、張”5個勢力強大的豪門望族。
后經高人指點,得知是河內居住龍族肆意游走造成洪災,沖毀橋梁。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居民再次修建,并在橋身兩側分別刻龍頭、龍尾,取“鎮龍”之意,示將龍壓在橋下,避免洪災發生。說來神奇,第三次建成后歷經一個半世紀,都未發生洪水毀橋的災害。
至于“二仙橋”名的來歷,民間相傳當第三次建橋竣工之日,附近州縣名士前來祝賀,宴罷人們來到橋頭準備踩橋定名,不料有兩位乞丐坐在橋頭上攔住踩橋人。眾人干涉,乞丐躍入水中,即刻顯出兩個石包,眾人大悟,認定此乃非乞丐,而是兩位神仙,于是便將此橋定名為“二仙橋”。
塔壁文字記錄了先后三次建橋的過程。
二仙橋作為古鎮的標志性景觀,是攝影愛好者鏡頭頻繁聚焦的景點,是美院學生寫生畫中的主角,是新人婚紗照的取景熱點。
在我們古鎮客棧的大堂墻壁的顯要位置,就懸掛著畫家店主的主題為二仙橋的得意之作
流經上里古鎮的河流共有三條:白馬河,黃矛溪,隴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