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衛國國君姬妾所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孫,他的祖先姓姬。公孫鞅年輕的時候好刑名之學,在魏國丞相公叔痤手下做中庶子。公叔痤知道衛鞅有才華,但他還沒來得及向國王推薦,自己就病倒了。
有一天魏惠王來探望病情,他對公叔痤說:“您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國家的事情該怎么辦呢?”公叔痤回答說:“衛鞅人盡管年輕但很有才華,可以將國家大事托付于他。”魏惠王聽了之后并沒有回答。魏惠王要離開的時候,公叔痤屏蔽了左右,對魏惠王說:“衛鞅很有才華,我王如果能用就委以重任,如果不用,就把他殺了,不要為他國所用。”魏惠王點了點頭。
魏惠王走了以后,公叔痤便把衛鞅叫到自己身邊說:“我向我王推薦你,但他并不打算任用,你趕緊逃到其他國家去,以免被他們抓住。”衛鞅說道:“
西行入秦,游說秦君,欲揚先抑,步步為贏。
公叔痤死后,衛鞅聽說秦孝公在秦下發了求賢令,征集賢能之士以恢復穆公霸業,于是便西行入秦,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見到了秦孝公贏渠梁。衛鞅和秦孝公談了很久,秦孝公一直打瞌睡,提不起一點精神。衛鞅走后,秦孝對景監說:“你引薦來的人說話不著邊際,能對秦國有什么好處呢?”景監用秦孝公的話去責備衛鞅。衛鞅說道:“我是用五帝治國的方法來開導他,他不能領悟,希望五天之后,再向引薦我見孝公。”衛鞅第二次見到秦孝公的時候,比第一次情況要好一點,但還是不能讓秦孝公滿意。事情過后秦孝公又斥責景監,景監又去責備衛鞅。衛鞅說:“這次我用三王治國的方法去引導他,他還是聽不進去,請再次引薦我。”
于是衛鞅第三次去見秦孝公,這次交談之后,秦孝公對衛鞅的言論已經有所肯定,只是還沒有完全聽取。這次過后,秦孝公對景監說:“你這個客人還不錯,我和他很談得來。”衛鞅說:“這次我是用五霸治國的方法來引導他,看來他能夠接受,請讓我再次進見秦孝公,我知道該和他談什么了。”于是衛鞅第四次進見秦孝公,這次兩個人談了很久,秦孝公表示自己想一直想聽下去,不想打斷。
富國強兵的謀略,變法圖強的決心。
事后景監問道:“你是用什么方法打動我們國君的?我們國君非常高興。”衛鞅說:“我先用三皇五帝的治國之策去開導他,希望把秦國治理的像夏、商、周一樣,有很高的道德水準,可是孝公沒有耐心等那么長時間,他表示在自己在位的時候,就希望看到成績,這是他所期望的。怎么能憋憋屈屈得等上幾十甚至上百年之后,才成就帝王之業呢?所以后來我只能用富國強兵的謀略來為孝公出謀劃策,但如果這樣做的話,秦國就不能達到殷朝、商朝的道德水平了。”
不從于眾,不流于俗,不拘于理,不陷于利。
秦孝公任用衛鞅后,衛鞅便想在秦國實行變法,但秦孝公害怕天下人議論自己。衛鞅勸秦孝公說:“
甘龍說道:“圣人在教導人的時候,不會輕易改變人的習慣,聰明人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不會輕易改變原來的法度。按照人們舊有的習俗來教導,不用費力就可以成功。按照原有的制度來治理國家,官員們熟悉程序而百姓也不會受到驚擾。”
杜摯說道:“按照過去的辦法治國,就一定不會有錯,變法要有十倍的功效,能看到巨大的利益才可以進行!”衛鞅反駁道:“周武王和商湯不守舊得到天下,夏桀、商紂遵循舊禮而亡國。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