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城】
男,1963年10月生于宿松縣趾鳳鄉龍井村。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84年從上海鐵道學院畢業分配至中鐵一院蘭州分院,198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任中鐵一院蘭州分院副院長,2008年12月任中鐵一院副院長。在28年的鐵路勘測設計工作中鍛煉成長,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火車頭獎章”,全國鐵路優秀共產黨員、CCTV2007中國經濟年度公益人物提名獎等榮譽。
先后參與和負責昆玉、包蘭、寶蘭、候月、孝柳、西南、青藏、拉日、敦格鐵路等20余條國家重點鐵路項目的勘測設計,以及尼日利亞鐵路技術改造項目,折算里程近20000多公里,通過科學合理的選線為國家節約工程投資總計約8億元。2000年12月,擔任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總設計師”,全面主持和負責青藏鐵路的勘察設計和科研攻關工作。他帶領隊伍深入唐古拉山區,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在泥濘的沼澤地里,他背負幾十斤重的設備,連續兩天一夜徒步行走,測量線路、論證方案,在隊員意志消沉的時候給突擊隊員開會,凝聚人心鼓舞士氣,自己則由于長期勞累,暈倒在泥沼中,隊員們及時把他抬出沼澤,才戰勝了死神。作為總設計師,在平均海拔4400多米的青藏鐵路沿線堅守了8個年頭,行程近百萬公里,被稱作青藏鐵路“活地圖”。他在青藏鐵路倡導采用的野生動物通道、植被恢復與再造技術等一系列開創性舉措,有效解決了多年凍土層退融問題、高原環境問題和生態保護等世界性難題,使青藏鐵路成為我國的第一條生態鐵路,成為中國鐵路工程環保建設的樣本。2008年,青藏鐵路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還先后獲得“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獎”、建國60周年“十佳感動中國工程設計成果”、“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
2008年12月,擔任中鐵一院副院長,并兼任鐵一院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全面負責院青海、西藏地區鐵路項目以及全院大型鐵路站房項目的生產組織工作。由他負責的拉日鐵路勘測和西格二線、關角隧道、敦格鐵路、柴達爾至木里鐵路、那曲物流中心等項目點多線長,且均地處青藏高原,自然環境異常惡劣。他帶領設計團隊,深入現場踏勘,創新設計理念,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
2010年4月21日,在接到青海省玉樹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通知后,主動請纓,擔任鐵一院玉樹抗震救災鐵路建設項目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并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率領132名技術人員連夜趕赴西寧開展工作。按照“利用現有與新增設施相統一、應急工程與整體建設相統一、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統一”的原則,迅速開展方案研究工作,連續三天三夜沒有合眼。在他的領導下,鐵一院現場技術人員僅用了一天就完成勘測,三天穩定方案,七天內完成海晏、湟源、平安驛三處施工圖,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玉樹速度”,為實現鐵道部和青海省2個月內完成應急工程建設并投入使用的總體目標爭取了寶貴時間,為災后大規模重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多年的勘測生涯中,他把滿腔的熱忱都奉獻給了高原的鐵路事業,與廣大鐵路建設者一道,以對鐵路建設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奉獻了一座座令國人自豪令世界驚嘆的豐碑。2011年12月,他回到故鄉,出席宿松鐵路支線預可行性研究研討會,為家鄉鐵路建設獻智出力。
【李亞棟】
男,1964年11月生于宿松縣孚玉鎮玉龍社區。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無機化學研究所所長,系學術委員會主任。2011年12月順利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宿松歷史上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6年于安徽師范大學化學系畢業后,在本縣許嶺中學任教2年。1988-1991年在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習,獲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其間,于1995年師從錢逸泰院士攻讀博士學位,從事無機半導體納米材料研究,1998年獲博士學位。1998年11月,入選清華大學首批“百人計劃”;1999年,獲得柳大剛優秀青年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論文獎;2000年,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1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2年,獲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獎;2004年,入選國家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6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在清華大學先后擔任化學系教授、無機化學研究所所長、系學術委員會主任,現兼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任多家國際和國家權威學術期刊的編委、副主編、主編職務。主要從事無機功能納米材料的合成、結構、性能及其應用研究,包括單分散納米晶可控合成與組裝、一維納米材料制備與形成機理、貴金屬與其他金屬的復合物及其催化應用等。先后承擔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納米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并作為學術帶頭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近幾年來,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截止2011年度,其論文被他人引用總數超過15000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為中國乃至世界納米材料研究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多年來,關心宿松發展,特別是關心家鄉學子,多次指導宿松高考學子報考清華大學等國家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