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外賣,我內心是拒絕的。直到最近1-2年,兩件事深深改變了我的看法,我投入了吃貨大軍。
第一件事
有一次早班下大雨,我計算著時間,到了公司也沒工夫吃早餐了。于是在等紅燈時,通過微信公眾號下了一個KFC的套餐,我到公司時,外賣已擺在我的桌上。
第二件事
2018年初,媳婦生二胎,全程醫院陪護,根本走不開。飯菜只能走外賣,這個時候來了個小程序,于是在醫院七天時間,基本上把能吃的外賣吃遍了…
這兩件事,看似與商家沒有半毛錢關系,實際上呢?通過提供互聯網解決方案,美團、餓了么為商家擴大了商圈,提高了市場占有率,這是“優質”商家樂于看到的結果。同時外賣通過App下單,大數據共享可以提高商家效率,最根本的是,這并沒有影響到商家的單位利潤率,每一筆增加的開支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了...
也就是說,以前是餐飲機構獨自享受消費者,美團通過為商家把餅做大,一起分享消費者。這個模式其實我見過另外一種,飯店不提供餐具,而由第三方提供餐具,吃飯的人加收1-2元/副...
商家,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