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蘇聯在租借法案中,大概占22%的份額,共得到110億美元(大約相當于今天的2000億美元),相比起來抗戰的中國只獲得16億美元。1939年,美國全年的名義GDP僅為922億美元。
蘇聯在1942全年的軍費,也不過1030億盧布(165.48億美元)。
也就是說,美國等于援助了蘇聯整整1年的軍費。但蘇聯的軍費是需要養兵的,要承擔數百萬軍隊的吃喝拉撒和陣亡受傷撫恤。而美國給蘇聯的錢,完全是購買軍事物資和武器。
美國對于蘇聯的援助早在1941年6月,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就開始了。
從1941年10月開始物資完全免費,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后為止。
美國為了援助蘇聯開辟了北冰洋航線、波斯走廊和太平洋航線。
太平洋航線開辟得最早,從1941年8月開始,但珍珠港事變以后就受到日本軍艦的威脅。即便如此,到1945年該條航線仍然承擔50%的數量。
北冰洋航線最短,但是最為危險,有7%的損失率,基本都是被德國潛艇擊沉,共運輸了大約23%的物資。
1942年開始伊朗走廊的運輸線,運輸到伊朗以后通過鐵路到蘇聯,大約占27%。
那么,租借法案對于蘇聯究竟重要不重要?是不是根本就是錦上添花呢?
并非如此。
1941到1945年,美國向蘇聯提供了約4102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和1386輛M3李式輕型坦克。
雖然兩者相加,加上英國提供的坦克,一共援助了高達11660輛,約占蘇聯全部坦克數量的12.3%,自行火炮約占同類設備總數的7.8%。由于蘇聯沒有生產裝甲運兵車,因此租借法案提供的該類車輛占蘇聯總數的100%。
也就是說,租借法案援助的坦克,幾乎占到蘇聯坦克洪流的一成。
蘇聯10個裝甲師中,就有1個是用英美坦克武裝起來的。
再看空軍,蘇聯空軍本來不是德軍的對手,甚至直到諾曼底登陸前,蘇軍從沒有掌握過蘇德戰場的制空權。
但是,德國從開始掌握蘇聯完全制空權,導致只是控制大部分,到只是控制小部分制空權,是有一個變化的。
蘇聯的拉、雅克等戰斗機相對德軍戰斗力,性能并不占優,甚至差出一截。
而美國則援助給蘇聯高達11400架飛機,其中包括4952架P-39「眼鏡蛇」戰斗機及配套武器彈藥和維護備件。
而P-39是足以同德國戰斗機相抗衡的主力戰機,還具有一定對地攻擊能力。要知道,蘇聯最強的戰斗機雅克-3戰斗機,不過生產了4800多架。
加上英國援助飛機,蘇聯得到18297架飛機,其中P-40“戰斧”戰斗機287架,P-40“戰鷹”戰斗機1887架,P-39“飛蛇”戰斗機4952架,P-63“眼鏡王蛇”戰斗機2400架,P-47“雷電”戰斗機195架,DB-7“波士頓”轟炸機2771架,B-25“米切爾”轟炸機861架,其他類型飛機813架;從英國接受了4171架“噴火”和“颶風”。
蘇聯一共得到1.38萬架戰機,約占蘇聯戰時全部飛機數量的13%,這個數字就很驚人了。
海軍方面,由于蘇聯海軍實力薄弱,主要用于近海防御,美國也是竭盡全力。
資料的數據:租借法案讓蘇聯得到了202艘魚雷艇、28艘巡邏艦、55艘掃雷艇、138艘獵潛艇、49艘登陸艦、3艘破冰船、約80艘運輸船、約30艘拖船,共計大約580艘船。在戰爭年代蘇聯共生產2588艘船。即租借法案援助所占比例為22.4%。
還有呢。
美國還援助給蘇聯大量陸軍武器,絕大部分是蘇聯急需的,資料寫道:租借法案共提供了48萬輛汽車,其中的85%來自美國。包括高達43萬輛卡車,主要來自美國斯圖貝克和REO為代表的6家汽車廠商;5萬輛吉普車。蘇德戰場上蘇聯總共投入了74.4萬輛汽車,援助車輛所占份額高達64%,還有3.5萬輛摩托車。
可見,援助的汽車占蘇聯汽車的大部分,沒有美國汽車蘇聯軍隊的戰場運輸幾乎無法維持。
尤其重要的是,蘇聯對于美國各種武器多有微詞,只有對于美國卡車和吉普車一直保持夸獎,認為它們性能可靠、質量優秀、能夠適應任何惡劣環境。
除此以外,由于戰爭對于蘇聯工業、農業破壞嚴重,盟國還提供了大量工業物資,比如說戰略資源。
資料清單:蘇聯還得到24.23萬噸汽油,占蘇聯總產油量的2.7%;航空汽油110萬噸;此外美英加三國還提供了148.3萬噸輕餾分油(可以提煉出118.6萬噸汽油),總計223萬噸。
戰爭期間蘇聯一共生產了475萬噸航空汽油,其中租借法案援助的航空燃料占蘇聯汽油總量的40%。
看看,沒有盟國援助的航空汽油,蘇聯空軍也幾乎無法作戰。
清單還有呢: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62.21萬噸鐵軌,相當于蘇聯總數的36%;戰爭期間租借法案供應了1900臺機車,1941年全年蘇聯生產了約800臺機車。由此估算整個戰爭期間蘇聯大約生產了3000臺機車。也就是說,在蘇聯的機車總量中,租借法案提供的機車所占份額約為72%。此外,還向蘇聯交付了11075節車皮。相比之下,1942年至1945年在蘇聯只生產了1092節車皮。
看看,如果沒有盟國援助,蘇聯的戰略鐵路運輸也會停止。
另外,還有大量工業設備蘇聯從租借法案中獲得了32.8萬噸鋁,蘇聯自身鋁產量為26.3萬噸,那么租借法案的鋁占55%。銅為38.7萬噸,占蘇聯銅總產量的45%。
租借法案中蘇聯獲得了360萬噸輪胎,占供應量的30%;61萬噸糖,占29.5%;1.08萬噸棉花,占6%;戰爭期間美國向蘇聯提供了3.81萬臺機床,英國向蘇聯提供了6500個機床和104個壓床,援助約占蘇聯總產量24%。
蘇聯接受了95.67萬英里長的電話線,2100英里長的海底電纜,1100英里長的水下電纜,還有35800個無線電臺,5899個接收機,348個防空定位器,1550萬雙軍靴,500萬噸食品等。
甚至,在最基本的炸藥上: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31.8萬噸炸藥,其中29.56萬噸來自美國,約占蘇聯炸藥總量的36.6%。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沒有租借法案的援助,蘇聯當然不會因此垮臺,只是戰爭進程會變得非常困難。
租借法案的援助危機分為兩種,第一是諸如汽車、飛機、鐵路、航空燃料等方面,沒有美國援助,蘇聯就會難以維持,戰斗力會有極大的減弱。自然,這不會導致蘇軍崩潰,卻會大大減弱戰斗力。
第二種就是其他的援助物資,雖然占比例有限,如果沒有也會大大影響蘇聯的軍力和國力。
以食物為例,美國一共向蘇聯提供了超過600萬噸食品援助,包括115萬噸小麥、面粉,67.2萬噸糖,78.3萬噸肉類罐頭,51.7萬噸植物油。其中尤其是肉罐頭,對蘇軍幫助很大,相當于蘇聯自產的108%。
如果沒有美國援助的肉罐頭,蘇軍士兵就吃不上肉,只能吃黑面包和咸魚。
雖然蘇聯后來認為在蘇聯最危險的1941年到1942年,租借法案的援助較小,比如1942年僅有30%的全部物資,所以蘇聯危險的時候主要靠自己。
1944年4月30日之前交付的只有21.5萬輛。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汽車是在戰爭的最后一年交付給蘇聯的。
但是,蘇聯依靠自己的實力是勉強能夠抵抗住德軍入侵的,但能否反擊才是關鍵。
嚴格來說,蘇軍是在1943年下半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以后,才真正占據蘇德戰爭的上風,而關鍵原因也是英美突然在意大利登陸,實際上已經開辟了西線戰場。
而蘇軍的反攻是從1944年才全面開始,尤其是諾曼底登陸之后,此時租借法案大量到達蘇聯,給蘇聯提供了反擊的力量。
所以,租借法案的物資,對于蘇聯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沒有這些物資,沒有英美在西線登陸作戰,蘇聯也許確實可以擋住德國的全面入侵,但想要依靠自己實力擊潰德軍,收復全部領土基本沒有可能。
要知道,即便是蘇聯引以為自豪的庫爾斯克會戰,德軍用了90萬,蘇軍用了190萬,而且蘇聯還是防御一方,最終德軍損失36萬,蘇軍損失高達96萬。
如果庫爾斯克會戰后,英美沒有繼續在西線作戰,也沒有大量援助蘇聯各種物資,蘇聯依靠自己反攻是難以成功的,最多將德軍向西驅趕一段距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