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比例高的單位一般是鄉鎮、小單位、核心單位等。
相比于縣直單位,其實鄉鎮的領導職位更多,所以有很多同事為了解決副科或者正科待遇都是去鄉鎮解決的。
鄉鎮的領導職務有3個正科,書記、鄉鎮長、人大主席;副科一般有9個,1個副書記、4個副鎮長、1個紀委書記、1個組織委員、1個武裝部長、1個人大副主席,根據鄉鎮的規模,各地的設置略有不同,我們這兒城關鎮就有16個領導職位,12個只是標配。
我曾經工作的鄉鎮雖然公示欄上有60多人,但實際到崗的遠沒有這么多,除去跟班、借調、退居二線、常年不上班的人大概能到崗的不超過40人,所以12個鄉鎮領導就占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隔壁鄉鎮更夸張,八個村子的小鄉鎮,領導數量也是12個人,在編干部40多個,能到崗的不到30人,領導的人數已經接近總數二分之一。
將多兵少在鄉鎮是一種很普遍現象,因為沒有人手,班子成員常常干得比一般干部還要多。
像僑聯、婦聯、文聯、團縣委等群團組織,都是一些小單位,人手很少,比如說我們縣的僑聯,一共兩個人——主席、副主席,一個正科,另一個副科,都是領導。
人家領導比例高達100%,平時的話,會議由僑聯主席參加,具體事情由副主席去做,好在事情不多,平時工作也清閑。
再說團縣委,一個書記,兩個副書記,兩個工作人員,領導占比也超過了二分之一。
補充一點,不要看不起這些小單位,他們比那些百人以上規模的大單位更難進,都是香餑餑。
以我們單位為例吧,縣委辦,算得上是非常核心的單位了,1個主任、5個副主任,再加上督查專員、保密委專職副主任、安委會專職副主任,一共是9個領導職務。
除去司機等工勤人員,目前在編干部一共29人,領導占比差不多是三分之一。
至于工作嘛,縣委辦等核心單位的工作比一般的單位要忙很多,人手完全不夠用。
其實人大、政協的領導占比也挺高的,比如我們縣人大,1個主任加5個副主任共6個縣級領導,7個委室主任都是正科級領導,一共就是13人,而縣人大目前在編人員也就33人,領導占比高于三分之一。
除了領導比例高的,其實也有很多領導比例低的,例如行政執法局(城管),當時知道他們的領導比例后,簡直不敢相信,在編人員170人僅有4個領導,1個局長,3個副局長。
這比例低得嚇人,可工作照樣開展,領導的多少對一個單位的影響不大,忙的總是忙,閑的總是閑,好的差不了,差的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