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戰斗力,有很強的實戰經驗,但是對中國的威脅不大。
一、印度組建山地師的原因
印度中南部地區以平原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平原。但是印度的國防威脅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北方的青藏高原。在高達四千米海拔的青藏高原環境下作戰,印度的重裝部隊根本拉上不去,而普通的陸軍部隊到了山地環境下,又會很不適應。當年的中印戰爭就是因為如此,才敗的一敗涂地。
因此從70年代開始,印度就開始組建專門駐扎在高原上的山地部隊。起初規模不大,但是隨著印度國力的增長,山地部隊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二、印度山地師的規模和裝備
就目前而言,
就裝備而言,印度山地作戰部隊極少配備坦克和重炮(不是印度沒有,而是這些裝備在山地幾乎沒有用),而主要是輕型的步兵戰車和武裝直升機。士兵的單兵裝備主要是迫擊炮和火箭筒。在山地作戰中,這些武器比較實用。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利用印軍在北方邊境地區修建的野戰機場運輸輕型坦克等裝備。
但是印度空軍的遠程運輸機的數量有限,無法滿足二十萬山地部隊的物資消耗。并且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印度空軍的對地打擊能力也不行。目前印度空軍的戰機以空優戰機為主,多用途戰機的數量有限,能夠對地打擊的戰機更有限。戰爭是各軍種相互配合進行的,印度山地作戰師再強悍,沒有遠程炮火和空軍對地打擊的掩護,就很難發揮出所有的戰斗力。
不過就數量而言,印軍在邊境地區的兵力優勢還是很明顯的。絕大多數地區都是5比1的兵力對比,有的地區甚至是8比1。
以前總有人說中國軍隊是靠人海戰術,現在中國早就不這玩了。印度學到了精髓,妥妥的人海戰術。
三、實際戰斗力如何?
就目前而言,印軍的整體水平還是給人一種屬“
比如2016年中印聯合反恐訓練時,缺乏實戰經驗的我軍士兵就被印度軍官上了一課。
當時中印兩軍聯合反恐演練,科目是演練逐屋搜剿“恐怖分子”。當場的中國士兵沒有任何經驗的就直接去翻“被擊斃”的恐怖分子的尸體。這一舉動立即被印方士兵制止。印軍軍官的解釋是,
這些細節都是印軍在長期軍事行動的流血犧牲中總結而來的實戰經驗。
四、對中國威脅不大
就目前來看,中印的對峙局面,表面上是印度占了上風。前些年的洞郎對峙事件讓很多國人至今還記憶猶新。那次事件后,有國人還專門跑到藏南,偷偷逛了藏南的印度占領區,看見印軍在藏南修建了密密麻麻的兵營和工事,機場碉堡也到處都是。仿佛只要戰爭一開,印軍就能攻入西藏。
但是其實,印度越是這么緊繃,越是在邊境部署重兵,就越證明它的心虛。因為中國與印度的對抗,中國占據了絕對優勢。
現代戰爭講究的不是寸土必爭。部隊的首要任務是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對抗的實質,是比拼單位時間火力密度和火力投送距離。在具體操作中,就是竭盡自己所能,保護自己的火力發射單元和火力發射陣位。印度與中國對抗,它的問題就在于地形不占優勢。
印度的主要農業帶、工業帶、主要人口聚集區都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山麓,說白了,就是恒河大平原。而青藏高原從南坡看,它是極速拔高的。以前些年發生沖突的洞朗地區為例,它在中印對抗的中段,距離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不足90公里的距離。
如果一旦中印真的交火,我國部署在高原上的火力發射陣位,天然的就比印度要好,而且是好太多。只要解放軍一個遠火營一個基數的齊射,隨隨便便就能炸到印度的經濟要害區。而印度若要用同樣的方式反擊,根本就砸不到中國一邊。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表現出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氣勢,狂砸軍費在邊境,修建大量的永久軍事工事,并部署重兵,搞出二十萬山地部隊,也就不難理解了。
同樣的,也正是因為如此。
現在已經是9102年了,哪國還傻乎乎的把自己主力部隊前置部署呢?這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打法嗎?印度目前部署重兵,是因為印度沒有辦法,它只能這么干。而目前我軍只需要利用青藏高原這一“倍增器”就能花很小的代價,能完成對己方火力陣地的防守。
因此才有人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