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上高中了,能不能扔掉補課這個“拐棍”了?很多孩子初中依賴輔導,甚至從小學就開始輔導,到了高中,還要繼續輔導,不僅增加了經濟負擔,關鍵的問題是高中輔導,沒有多大效果。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接觸很多學生,尤其是城里的學生,都依賴輔導,即便是成績不錯的學生也是這樣。
這是因為很多學生有惰性,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并不好,但是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很高,家庭條件又不錯,所以花錢利用晚自習或者周末給學生灌輸。
而初中的內容,因為比較基礎,只要講清楚一些概念,然后刷題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所以導致很多學生非常依賴輔導。
但是,到了高中這些學生表現出明顯的“不會學”和“不想學”的情況,尤其是在高一開始,課程遇到困難時,缺乏自己客觀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所以高一開始,考試成績每況愈下,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著急,忙著給孩子找輔導,但是在高中,輔導的效果真得不明顯,這是因為:
進入高中,學生休息時間大大減少,晚自習在學校寫左右,周末補課或者上自習,學生根本沒有輔導的時間,如果輔導,往往是輔導一科,扔掉其他各科,這一科還不能見到效果,其他科目又被影響,得不償失。
初中重知識,高中重能力,知識靠聽,能力靠練。在高中階段,僅僅停留在聽懂了的階段,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理解和提升,而輔導往往只注重講,缺少必要的練,所以很難見到效果。
輔導,就要一對一,如果是小班上課,意義不大,因為如果孩子在學校里都無法學好,指望輔導班老師給講好,那是不可能的。
一對一輔導,更有針對性,如果能找到水平比較高的老師,效果還是有的,但是這種輔導花費卻很高,往往是一個小時200元甚至更多,假如一次輔導2個小時,就得400元,如果多個學科輔導,那么花費30000元也需要不了多長時間。
然而輔導并不能把孩子引上正規,這樣下去,高中輔導就是一個無底洞,30萬也不夠,這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了的。
輔導,效果不大,不輔導,孩子成績又不好,高中到底需不需要輔導?
如果上課聽不懂,那就可以考慮輔導,因為聽懂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能聽懂但是做題不會或者容易出錯,這說明訓練不夠,加大孩子的訓練量就可以了,這種情況下,輔導也沒有用。
比如數學,這是必考的主科,如果聽不懂,可以集中輔導數學。再比如物理,難度也很大,但是并非必考科目,如果上課都聽不懂,這樣的科目以后基本上要放棄。所以,集中力量把需要輔導的課程輔導好,不能廣撒網,要重點捕魚。
即使高中可以輔導,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不太提倡輔導,尤其是不能依賴輔導,因為輸血,永遠取代不了造血。那么,不輔導怎么才能學好呢?
試想一下,如果你去參加運動會跑步比賽,而不知道要參加的是100米項目還是1000米的項目,就貿然去跑步,結果會如何?你可能把會把100米當成1000米來跑,有可能把1000米當成100米來跑,很有可能會敗的很慘。
高中的學習內容更加抽象,如果不預習,對于多數學生來說,上課聽懂都很困難,所以預習這個環節,必不可少。
上課明明能聽懂,但是一做題就錯怎么辦?這很可能和你沒有復習有關,順著老師的思路能聽懂,自己未必是真會了。比如你坐車去某個陌生的地方,盡管司機清楚告訴你這個路應該怎么走,你也模模糊糊地感覺自己會了,但是實際上讓你自己走一遍,你是很難達到目的地的,但是你摸索著、問著路自己走一遍,基本上就能找到路了,自己多走幾遍就記熟了,這和我們常說的“開車的記路,坐車的不記路”是一個道理。
多少學生不是一開始就不懂的,而是慢慢地就聽不懂了,這里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及時搞清楚,問題越攢越多。比如每次你吃完飯,把碗洗一下很簡單,但是如果你每天的碗都放在那里,等到一個月后你發現,洗這些碗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所以,當上課聽不懂的時候,要利用課下及時問老師,問同學,不能等到問題多了再去輔導,那個時候可能就于事無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