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認清“3A大作”的定義。然而關于3A的定義本身就非常模糊,相對到具體某個游戲就更是含糊不清了,是不是3A大作往往取決于開發者如何宣傳。不過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csgo都算不上3A游戲。
“3A”這個概念是怎么來的呢?我們現在認為這個說法最早來自好萊塢,是從票房大片(blockbuster)這個概念出現以后對應過來的marketing用語。最早的美國影院都是一張票看兩部電影,先放小制作,叫Bmovie,再放大制作,叫Amovie。隨著行業的發展,大制作的電影需要和原先的Amovie劃分開來,原來A/B片的叫法顯然不足以達到制片商的宣傳要求,于是便誕生了AAAmovie的概念。這個說法由此在各個行業廣泛應用,代表業內頂尖產品的意思。
回到游戲行業,原本3A這個A沒有任何明確的指代縮寫,就是一個生造詞,因此對3A的大作的定義沒有明確統一的要求。根據筆者檢索資料,有以下幾種說法:
-IGN評分要在9分以上;
-大制作,成本高,制作費用在6000萬美元以上;
-售價高,單份游戲本體要在60美元以上;
-Alotoftime,Alotofresources,Alotofmoney.
最后一點的意思是制作周期很長,耗費資源巨大,研發資金極高。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定義其實就是對大制作這個說法的延伸和擴展,而且是3A這個概念出現后為了匹配生搬硬造出來的,也并不符合實際。公認的3A游戲《刺客信條》,其最優秀的一部《奧德賽》開發時間僅有一年,但這并不妨礙其成為人人叫好叫座的3A大作。
綜上,3A的本質是指大量投入、大量資源帶來先進圖形和海量內容的游戲,圖形、音響、游戲規模這些一定是頂級的。而最核心的游戲性并不在定義之內,3A游戲的高投入當然對游戲性也有正面影響,我們可以認為3A大作的設計水平遠遠高出業界平均,但這并不意味著3A就意味著游戲好玩。正如這個概念的源頭好萊塢大片,并不是投入越高電影越好看,但投入越高畫面確實越精致。
csgo并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種定義。論研發,V社并未對外公布具體的研發費用,但根據國外媒體的綜合判斷不會超過1000萬美元。其大量貼圖和建模皆由外包公司HiddenPathEntertainment完成,V社只負責最終的美術風格把控。最貴的地區售價也只有15美元,在國內免費之前也只賣24人民幣。游戲畫面很差,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照顧這款游戲的強游戲性,中等配置的電腦就可以開到300fps。
根據以上判定,csgo無法歸入3A大作的范疇。但這并不意味著游戲不好玩或水平差,須知游戲制作是否精良只是評判游戲的一個維度而已,不是全部。不同玩家有著不同的偏好,有些玩家就喜歡大場面轟炸自己的顯卡和CPU,有些玩家喜歡在燒腦推理游戲中遨游天地。好萊塢推崇大片,歐洲電影界則偏愛小成本內涵豐富的文藝片,都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