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極管放原理,深入通俗易懂一點。另外關于三極管上拉電阻下拉電阻原理及選用是怎樣的?
答;三極管要工作信號放大狀態時,基極必須在一個正向偏值狀態,才能夠進行信號放大,一般硅材料的三極管,在基極電位高于發射極電位0.65V。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的R1為三極管基極的偏值電阻。三極管放大就是基極電流微弱變化,會引起集電極電流很大的變化。如果沒有R1基極偏值電阻,那么接在交流信號的輸入端的信號電壓就要增加幅值;由于接在基極上的電容C1,具有隔直流通交流作用,當輸入信號比較高時,三極管才能夠進行放大,而這種電路顯然達不到要求,會產生信號交越失真現象。
三極管基極與集電極不是成倍增長的,它與三極管的放大倍數有關系。也不是電壓將其放大的,它是基極微小的電流變化會引起集電極電流較大的變化:即晶體三極管的基極對集電極有控制作用。
關于三極管上拉電阻下拉電阻,實際上是“電流反饋法”。如下圖所示。
電路中的R1、R2串聯后并聯在直流電源上,它們串聯只是給三極管的基極b分壓,而得到臨界導體電壓,鍺材料三極管0.25V,硅材料三極管0.65V偏值電壓。就是提供工作點;串聯后在發射極的Re是一只起反饋作用的電阻,用來穩定工作點的。
為了分析方便,暫時把基極電流Ib忽略不計,那么R1(上拉電阻)、R2(下拉電阻)上流過同一電流,其數值根據歐姆定律為:I2=I1=Ec/R1+R2,于是在R2上的壓降為:UR2=I2×R2=Ec/R1+R2×R2;它相當于三極管基極電源電壓,工作點就由R2上的分壓所決定的。調節R1就可以改變R2上的分壓電壓,即調節了工作點。
Re和三極管e、b極是串聯的,它們和R2又是并聯的。因此它們的端電壓和R2的壓降是相等的。
常用的三極管放大電路的偏置電路分為固定偏置法。如下圖所示。
電壓反饋法,如下圖所示。
對于采用上拉電阻下拉電阻的電流反饋法,下面舉一個例子;某三極管交流放大器,用PNP9012管,它的放大倍數為50倍,已知負載電阻Rc=2KΩ,電源Ec=6V。設要求集電極工作電流Ic=1mA。試求三種偏置電路中的偏置電阻各應取多少?
《解》①固定偏流法時;
Rb=Ec/Ic×β=6v×50/1mA=300KΩ;
②電壓反饋法;
Rb=Ec-IcRc/Ic×β=6-1×2/1=200KΩ;
③電流反饋法;如下圖所示。
如果URe=2V,則Re=URe/Ic
=2/1=2KΩ,如取A=10,則R1=β/A(Ec/Ic-Re)=50/10(6/1-2)=20KΩ,
R2=β/A×Re=50/10×2=10KΩ
三極管發射極的電解電容器是交流放大是的旁路電容,這里就不進行技術了。
以上為個人幾十年前在學校里學習的東西,估計現在還是可以借鑒的。這里僅供提問者和頭條上有類似需要了解的閱讀者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知足常樂2019.4.17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