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分享一個互聯網創業的經典案例:
-斜杠幫幫-
小眾沒錯(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EFG天使伙伴基金資助項目
“曾經的我以為只要手里有牌就可以上牌桌和它們一起打牌,現如今創業似乎成了我謀生的唯一途徑。”
楊亞奇說,如果一年前,沒有出來創業,94年的他可能還是阿里本地生活板塊最年輕的P7。
他在互聯網行業有著7年的從業經驗,期間擔任過順豐同城新疆區業務負責人,也做過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創新業務線的負責人,雖然年紀輕,但因為工作崗位的性質比較廣闊,所以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
他在O2O領域打拼7年,當過順豐同城新疆區業務負責人,也做過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創新業務線的負責人,這樣的平臺和機遇,讓他積累了一定的資源和經驗。
曾幾何時,在楊亞奇的眼中,很多該領域的創業前輩,都是從大廠“螺絲釘”身份變為了小廠“探路人”,考慮到在過去的工作中一直從事創新業務和新項目,和前輩一樣的創業故事似乎與他只有一步之遙。
但當他信心滿滿地帶著充滿前景的創業項目、先驅者們的肯定、潛在客戶的橄欖枝踏上那一步的時候,才發現現實是如此地骨感。
創業不到半年,他就遇上了互聯網行業政策變化的滑鐵盧:史上最嚴個人信息保護法、互聯網反壟斷法、赴美上市互聯網企業管理辦法、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樣一連串的消極事件對成熟的大型企業的影響可能有多重方法來規避,但蝴蝶效應到剛剛起步的本就不穩定的創業公司身上,就是一塊塊不堪重負的巨石;創業是一個適者生存的事,在圍繞著客戶情況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的情況下,農歷新年剛過完,終于能在業務上看到一點起色,對新一年業務規劃躍躍欲試的他們,又碰上了上海的嚴峻疫情考驗:客戶決策改變、業務發展停滯、團隊成員為生活所迫等一系列不得不面對的客觀事實,致使最終選擇了這條“賣自己的手藝掙錢維持公司運轉,保持平臺低功耗運營待機創業”的路……
“同樣是創業,很多人循序漸進打怪升級,而我剛出新手村就遇上了個大BOOS”,楊亞奇無奈地對我們說,“不過即使這樣,我的創業之路也才剛剛開始,打不過就繞著走,活下去比什么都強,更何況適者生存的社會法則,對自己對公司,都必須鑒定信念,‘剩’者為王!”
-3℃的天氣也難抵擋用戶對于地推活動的熱情
01 抓住機遇,實現靈活用工轉型
“想象一下,即將出差卻擔心家中留守寵物的你,可以在平臺叫人來定時幫忙投喂加遛狗,或者自己愛好修理能夠為小區內的居民提供基礎的家庭維修工作,甚至你可以在這里叫一個遠在家鄉的年輕人去幫留守老人調一下電視、給手機清理一下垃圾軟件。
都說能定義清楚的東西不叫未來,但現在你可以把斜杠幫幫理解為一個跑腿的plus版,這樣的新興職業和簡單人力服務需求在這兩年越來越多地涌現。”
楊亞奇在講解他的項目“斜杠幫幫”時,眼中充滿著光:在我的眼中這是社會的主流用工方式的轉型,人們各司其職的同時,會將大量零散、簡單、新型的工作,交付給同樣靈活的一部分人群。
這種用工的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成熟,它們的社會形態稱之為‘Feerlancer’,而我的愿景是在這的基礎上,結合本土的實際國情,用AI技術使簡單地勞動任務變得更加標準化和規范化。因此,這樣的一個數字經濟平臺,可能才是真正適應和適合未來社會的勞動需求,說它為靈活用工的2.0時代的雛形,一點也不為過。至少從目前看來,大批‘Z世代’青年群體不再青睞傳統朝九晚五工作模式的客觀情況下,衍生出更加靈活和高效的勞動方式勢在必行。
在阿里本地生活就職時候的他,也與靈活用工與就業這一領域息息相關,“我當時負責的業務模塊之一,就是讓外賣騎手在閑暇時間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來增加雙方的收入,而這種不僅以外賣配送為主的作業被我稱為錯峰非配類業務,其邏輯就是讓外賣員在餐飲配送的波谷時段,去從事一些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去附近的地點拍個照驗證下地址、去醫院排隊掛個號、甚至幫靦腆的小伙向心儀的姑娘送束花,騎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仿佛三頭六臂,你可以拜托他幫你做很多事情,所以被我們稱之為‘萬能藍騎士’。”
的確,靈活用工與就業這個領域,是一片不爭的藍海市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O2O平臺采用了這種方式進行業務細化:網約車司機、自媒體達人、快遞外賣員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靈活就業這一形式,數據顯示,2021年,逾六成(61.14%)的企業使用靈活用工,且多數企業采用了兩種以上的靈活用工類型。與2020年的調研結果相比,我國靈活用工比例上升了5.46個百分點。
在這一趨勢下,阿里、美團、騰訊、順豐等一線互聯網大廠都在積極開發有關靈活用工的業務,在一線城市耳熟能詳的“眾包”就是典型的靈活用工與就業。
02 不拘泥于眼前,勇敢選擇創業
有人說過,“從阿里出來的互聯網創業人,心里大都有個平臺夢。”楊亞奇也是。他有著非常豐富的互聯網平臺運營知識,同時又有多年的軟件產品設計、運營與業務管理經驗,還可以找到必備的技術、財務、法務支持,于是創業的念頭抑制不住,“既然手里有牌,為什么不自己做一個平臺呢?把爛牌打好才是人生價值的追求之一。”準備“出廠”的楊亞奇這樣對自己說。
2021年6月,楊亞奇離開了那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做出了影響至今的決定。從組建團隊開始籌備,楊亞奇考慮找最熟悉的并且有過共事經歷的伙伴,來自字節巨量的算法、來自森億的開發、來自恒生的渠道、來自騰訊的推廣、來自京東的業務、甚還有來自安永帕特農的咨詢顧問…至此,一個“草根”創業團隊,算是七拼八湊的建立起來了。“看起來就像一盤大雜燴,一群蝦兵蟹將湊齊了。”楊亞奇說,團隊中除了包括他在內的三位,其他伙伴都是兼職的形態入局,定期的頭腦風暴與業務會議是他們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之后的必經之事。
在楊亞奇的眼中,斜杠本身的意思就是一群不再滿足單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多元職業、多重身份的多元化生活的人群,可以各自抒發零散的優勢來做大事,基于這種思維而組建的斜杠幫幫的創始團隊,完美詮釋了這一理解。
“你可以理解為人力資源撮合交易平臺,我們將簡單的人力服務聚合到一個平臺上,用任務發包式的形式,為雙方做擔保交易,同時做到交易過程標準化、安全化。我們覺得這樣的平臺很有搞頭,難做是肯定的,畢竟這個年代,好做的事都被人做完了;但好在我們足夠專業,這一領域足夠新潮,如果有資本的合適加持,快速做出些東西不是什么難事。”起初,對于自己的構想,楊亞奇當時很有底氣:“準備做這個項目之前,來自阿里、騰訊、順豐的一些資源可以嫁接來使用,互利共贏,而且產品的設計與使用也非常貼合這一業務形態,未來看起來是一片坦途。”
03 即使困難重重,他們也迎難而上
去年夏天,斜杠幫幫正式拿到了工商執照,整個團隊興致勃勃地開始開發App,構建產品的底層架構,打磨功能和運營細節。同時拿出了所剩不多的推廣預算做商業模式的小范圍跑通,希望等融資增加后,大范圍推廣獲得較好的增長狀況。
但很快,楊亞奇和他的團隊的第一個“坎”就來了。2021下旬伊始,號稱“史上最嚴格”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落地,法律的保障對于公民隱私保護起到重要的同時也提高了平臺用戶獲取的合規成本,畢竟,想從0開始做流量,對于這樣一個創業團隊的資金來說,幾乎不可能。
緊接著,國家反壟斷局掛牌成立,原則上是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的競爭環境,防止互聯網行業“流量成本”被越燒越高,削弱大廠之間的競爭壁壘。但對于剛剛落地還處于摸索階段的政策來說,受傷的只有像斜杠幫幫一樣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人頭部企業沒法給你注入流量,靠團隊自己的那點錢想嫌棄浪花難上加難,更何況我們也不是做內容出身,流量密碼的探索可遇不可求。”楊亞奇說。
從初衷看,斜杠幫幫主要把曾經廣泛分布于群聊、線下的“簡單幫個小忙”挪到了線上,由平臺來撮合雙方用戶提供一個相對規范的服務體驗。但這樣的過程,既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進行研發、運營和推廣,更需要用戶對于大量邊緣行為的數據進行開放,顯然這對一個剛剛起步的創業公司來說難于登天。
典型的蝴蝶效應,牽一發而動全身,頭部企業因受到“反壟斷”的監控不敢輕舉妄動,需要釋放與主營業務不強相關的萌芽,這種行為不難想到,他們必須自力更生。
原以為的強勁資源未能如約而至,對于平臺的運營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整改。這讓楊亞奇受到了第一次重大打擊,但他不想就此放棄,辦法總比困難多,為了創業,將自己所有的積蓄投入進去,只為了在既定的時間交出一份相對滿意的答卷。
而后的產品運維、公司運營、推廣獲客……對于互聯網創業來講,這里每一項都是燒錢的項目。以他們自己的財力將錢扔進去,連個水花都砸不出來。
這段時光的艱難,遠不止此。拖欠房租、借錢發工資、在資金最緊張的時候,楊亞奇甚至在自己打零工來養活公司。“不瞞你說,送快遞送外賣,網約車修電腦,或者給人做咨詢做軟件,要不是考慮到身體實在是吃不消,晚上就去干代駕了,總之,那會兒的我什么賺錢我就做什么,不過這也沒錯,畢竟創業的本質就應該是追著錢跑嘛。”一個希望做靈活用工經濟平臺的創業者,最后自己為了公司不得不身體力行打“零工”,這樣的創業劇本是誰也不曾想到的。
在沒有大廠的資源加持下,煎熬,就成了常態。
在經過團隊成員的不懈努力下,諸如“幫忙線下漫展化妝”“幫我虹橋機場接人”“幫我搶菜”“幫我剪輯視頻”“幫忙早上喊我起床”……一些有趣的幫忙服務,不斷在平臺涌現。眼看這一切逐漸走向正軌,團隊成員也擴大到了15人,也是這時申請到了創業基金會的天使基金資助。盡管沒有迅速走紅,但也算是一個獲得客戶認可的“小而美”的生意。但天往不順人意,楊亞奇剛對全年的業務做完規劃,上海疫情爆發了。
近三個月疫情帶來的影響幾乎是毀滅性的,在此之前,斜杠幫幫的大部分交易都是在線下進行,業務一下子都停滯了,而之前簽署的基金會資助款也因此不得不拖長,原本快敲定的重要客戶合作也暫停了,失去了收入來源的斜杠幫幫,第一次體會到現金流壓力的考驗。
“自疫情以來,我所在的創業孵化器已經倒閉4家了,其中有家是化工原材料供應鏈的,還有家是做直播電商的,這幾家公司平時交易額都挺大,但賬面上資金不多,一旦停擺,很快就失去了活力。”楊亞奇說。
“我其實還不是最慘的。”楊亞奇說,他有一個創業者朋友,習慣將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里,創業的同時,投資股市基金和二三線城市的房產,而這次突如其來的黑天鵝,恰好對其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房產有價無市、證券長期低迷、業務現金流吃緊。楊亞奇有感而發到:“在我決定創業的那一刻開始,就要求自己絕對不進行任何其它的風險投資,只會全神貫注地把風險壓在創業這一件事上,畢竟風險跟回報大概率是成正比的,況且這種長線的價值投資是我相對可控的。而作為旁觀者看我這位朋友的處境,無論嘲笑還是憐憫,都只能替他捏把汗,希望他人不要被擊垮,只能說這也許就是有錢人的煩惱吧”
但凡事總有例外,颶風吹垮了房屋但帶來了雨露,有兩件事讓楊亞奇覺得幸運:“二月份,我向團隊小伙伴表示出了業務壓力,并反復強調‘活下去’是今年上半年的唯一目標,并基于此下達了一些更為實際也更具挑戰的業務目標。然而因為多種原因,包括對我和對公司的發展不是很有信心,公司招來的同事(除合伙人)相繼離開了團隊。”“他們選擇離職我認為很正常,畢竟兵敗如山倒,責任在自己,真要選擇堅守的話,很難保證會有大的轉機,更何況遇到了突如其來的疫情靜默,讓幾乎一切都停擺。現在看看,如果留下來,工資可能都發不出來。”五月份的楊亞奇,對我們這樣說到。
但,楊亞奇作為創始人,仍舊沒有放棄這個項目,在他看來,只要這個公司還有一個人在為用戶提供服務,那么它就是活著的,就是有生命的。因此出現了第二個小幸運:“還記得‘上海我幫你’,那個疫情期間大熱的志愿互助社區嗎?我們參與到其中的運營了。在這里,經常會看到大家發一些求助的信息,比方說居家老人需要藥品、留守寵物需要寄養、方艙患者需要辦公等等,用戶都可以在我們這樣一個志愿組織中獲得幫助。而斜杠幫幫平臺的特性,恰巧能夠為一部分場景的用戶提供優質的保障,以至于最后成立了抗疫互助特別專區,獲得了很多用戶的認可。但畢竟須要控制人員流動,所以用戶之間能提供的幫助也比較有限,不過能成為這樣一個抗疫保障平臺,就已經非常光榮了。”說到這,不難聽出楊亞奇帶著一種釋懷和欣慰的聲音。
04 面對當下,他們開啟“待機模式”
因疫居家的時間里,楊亞奇不僅是創始人,更是運營、是客服、是推廣,而分布在各地的團隊小伙伴同樣身兼數職,一起維系著斜杠幫幫的基本運營。這一狀態,甚至經歷了七月中旬的疫情反彈,直到現在。
“這會兒吧,其實我們已經非常適應和習慣了靈活辦公的這種方式。尤其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有臺電腦哪都能干,高鐵站、咖啡廳、馬路邊、公園里,辦公室和家的區別只在于高效的面對面地溝通,而如果我們的目的是維持基本運作和客戶服務,不會有太大業務發展要求的話,那么能給用戶和諧統一的服務體驗不就是目的嗎?這種作業方式,豈不是更能體現斜杠青年的工作態度?”楊亞奇自豪地對我們說:“再說了,畢竟是做生意,成本最低、利潤最高、效率最大化嘛,被疫情這么一折騰,反而我認為是一種挺好地練兵,對于我們來說,既能用經驗來維護平臺運營,又能不失去起碼的吃飯保障,這不挺好嗎?雖然現在有口飯吃變得很困難,但適者生存嘛。”
“斜杠幫幫現在的狀態就像是在冬眠,處于冷藏狀態去保鮮,用最小的成本去運維它,不用想著業務能擴多大或投機取巧。在沒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絕對不會冒進行動,這種狀態可以說待機模式創業了。”楊亞奇保持著樂觀。他說這段時間,他想通了很多事情,斜杠幫幫的模式已經跑通了,并且也摸索出來了一套可以復制的運營策略,需要的不過就是資金和推廣。那么現在的首要任務一定讓斜杠幫幫活下去,圍繞著B端客戶去提供服務,做一保二爭三,并在這個過程中尋找合適的機會讓斜杠幫幫也成長一些。
“你可以這么理解,如果我是一位農民,那么種下的第一批種子叫斜杠幫幫,它是我傾注大量心血卻必須要看天吃飯的莊稼;而冬天終會來,日子還要過,這種不適宜耕耘的時候我可以開個農家樂、給別人蓋房子搭把手、跟伙計在家納鞋底、再不濟學學種植知識也是很有必要的”楊亞奇平靜的語氣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憧憬“總而言之,資本產生的必要條件是人類生產出了價值,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吃頓飽飯睡個好覺保持好心態應對創業失利,把斜杠幫幫當做資本來持有和用心耕耘,用幾個還算有點伎倆的手藝混口飯吃,用技能變現,充分體現斜杠青年的意義,為斜杠幫幫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