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條山戰役是抗戰國軍敗得最慘的戰役?
中條山戰役結束后,老蔣斥之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據日軍統計,此戰,國軍被俘35000人,遺棄官兵尸體42000具,未統計負傷官兵人數(以之前作戰常規計,國軍負傷與陣亡比例一般在2:1左右);而日軍,只戰死673人,負傷2292人!
事實上,此戰國軍戰敗之慘淡,比這個已經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更令人憤懣!
大牛皮:中國的馬奇諾防線自1938年3-4月國軍在中條山建立根據地后,3年間,日軍對中條山地區進行了13次規模較大的進攻,皆未能得逞。
事實上,日軍之所以未能得逞,雖與愛國將士的奮勇抵抗有關,但其主要原因還是日軍未集重兵,兵力嚴重不足。
不過,國民政府卻由此大肆吹噓中條山!
一方面,中條山根據地是國民黨首批游擊根據地之一,國軍據此進行了一系列破擊作戰,最多時牽制了日軍3個師團的兵力。
因此,國軍媒體吹噓,認為八路軍能搞游擊,國軍搞游擊也很厲害!
另一方面,中條山自古為軍事要沖,國軍認為這是“西北屏障”,中條山國軍在此構筑陣地,進行了一系列陣地防御戰。
因此,國軍吹噓,中條山防線“固若金湯”,是“中國的馬奇諾防線”。
總之,中條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媒體寵兒”而廣為報道,試圖以此證明:國軍既能在陣地戰中阻擊日軍,又能如八路軍一般進行長期游擊作戰。
牛皮吹得越大,牛皮被捅破的時候自然也就越慘了!
牛氣沖天的作戰計劃中條山國軍的實際作用是不是真如媒體吹噓一般呢?
從日軍的態度,能看出端倪。
1941年2月,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召開各軍、師團參謀長開會,商討作戰計劃。
日軍有兩種意見。
1、留著中條山國軍不打最好。
他們認為,華北治安作戰的主要對手是八路軍和抗日游擊隊。
中條山國軍在晉南,雖然也抗日,但更多是和八路軍搞摩擦。
留著他們和八路軍搞摩擦最有利,如果殲滅了他們,這等于為八路軍減輕了壓力,八路軍可以毫無顧慮向該地區發展,這對八路軍最有利,對日軍不太有利。
2、打掉中條山國軍,可以騰出更大力量打擊八路軍。
他們認為,中條山國軍,牽制了3個師團的日軍。
殲滅掉這些國軍,這3個師團可以騰出手來作為機動力量,集中力量對付八路軍。
由敵人的計劃來看,中條山近20萬國軍,其抗日作用遠不是媒體吹噓一般的大,至少在華北戰場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已是八路軍!
最終,日軍選擇了第2種方案,即先打擊中條山國軍,然后再集中力量對付八路軍。
于是,日軍向晉南方向大力增兵!
對東西長約150公里,南北寬僅55公里的中條山區,日軍居然動用了6個師團又3個旅團的兵力!其規模為武漢會戰后所未見!
對于如此龐大的敵軍,國軍的戰役企圖則是牛氣沖天!
得知日軍增兵晉南后,重慶軍令部研究了3個方案。
1、主力向黃河南岸退卻,鞏固河防;
2、先下手為強,乘敵集中未畢,制敵機先,以擊破其攻勢;
3、機動戰術,變內線為外線。
何應欽采取了第二個方案,即:主動出擊,先發制人!
先發制人的具體部署是:在東、西兩路,各以1個軍發起攻勢,以打破東西兩面之敵的進攻;其余各部積極實施游擊,以粉碎敵人攻擊準備!此外,第2、5戰區積極牽制當面之敵,策應中條山作戰。
面對如此龐大的日軍,在當時雙方軍事素質懸殊的情況下,何應欽試圖靠2個軍主動出擊就打破敵兩路進攻,試圖僅靠游擊就粉碎敵集結···
吹牛皮,最怕的就是這樣:吹得自己都信了!最后,自己按照自己吹出來的實力進行戰役部署!
然而,戰場,講的是實事求是,吹牛是不管用的。
毫無疑問,這種主動出擊毛用沒有,連遲滯日軍集結的目的都沒有達到。
相反,軍隊按照出擊進行部署,其本就缺乏縱深的防線沒有得到增強。其缺乏防御縱深、背水作戰、戰斗力參差不齊的問題進一步暴露!
如此,輪到敵人出手時,悲劇就開始了!
慘敗1:開戰1小時,西線指揮系統癱瘓日軍的進攻,分東西兩路展開。
中條山的地形,東粗西細,西線的縱深很窄。
因此,打亂西線國軍,既利于中間突破,割裂國軍,也利于隨后控制黃河渡口,切斷整個中國軍隊的后路。
而西線的國軍,在開戰不到1個小時后,師以上指揮系統就全亂了。
原來,自開戰前幾天開始,日軍就通過空投等手段,將大批特種作戰部隊滲透到了中國軍隊防線中。
到開戰前,無論是第15集團軍司令部所在地,還是各軍、師指揮部所在地,乃至各軍火庫等要地周邊,都已經潛伏了大批日軍特種作戰部隊。
戰事一開,這些日軍特種部隊就炸毀軍火庫,焚燒醫院,割斷電話線,襲擊指揮部···
開戰不到1小時,西線國軍的指揮系統、后勤系統已經癱瘓!
中條山,是國軍經營數年的根據地!而各級指揮部、軍火庫等要地,又是根據地的核心!
日軍的特種部隊居然能在其潛伏數日!
經營數年的根據地,吹得天花亂墜,最后交出的就是這樣一份答卷!
慘敗2:開戰一日夜,國軍被敵切為兩段隨即,日軍開始從東、西兩線國軍的結合部突破。
中條山國軍,系統不一,有的是中央軍,有的是晉綏軍,有的原是西北軍,戰斗力參差不齊。
而當時,駐守兩個集團軍結合部的,是閻錫山的43軍和高桂滋的17軍,是戰斗力較弱的部隊。
日軍以41師團和第9混成旅團2萬余人猛攻,很快就將擊敗了43軍和17軍,迅速突破。
隨即,在潛伏日本特種作戰部隊的配合下,日軍攻占了垣曲縣城!
這意味著:中條山國軍,東西兩面被徹底割裂!
此時,是5月8日夜,開戰剛好1日夜。
開戰僅1日夜,日軍對10余萬中國守軍的分割,已經完成了。
接下來,是包圍了。
慘敗3:開戰3日,后路全部斷絕西線縱深較小。
因此,在41師團割裂東西聯系時,36、37師團自外側進擊,次日中午,即已完成對第5集團軍的雙重包圍!
這時,恢復通訊的第5集團軍司令部接到衛立煌通知,準備撤至五福澗,在那里渡河。
然而,有備而來的日軍哪里會給你機會?
很快,日軍攻取了五福澗,徹底斷絕了西線國軍退路!
無奈之下,第5集團軍只好向西北苦戰突圍。
與此同時,東線的作戰也正在展開。
與西線相比,東線的縱深大一些,作戰地域廣一些,因此,國軍雖然作戰不利,但仍能且戰且退,并試圖依靠關陽渡獲得后方補充,與敵周旋。
然而,西線之敵控制垣曲后,分第16旅團沿黃河北岸而進,來奪關陽渡。
守關陽渡的第9軍無奈之下,被迫渡河南撤。
然而,由于日機轟炸,加之日軍進展太快,第9軍也僅有少部分部隊撤到南岸。
5月11日,開戰3日后,東西兩路日軍在邵原會師,徹底切斷了所有中條山守軍的后路!
大崩潰西線回旋余地小,第5集團軍除拼死向西北突圍外,別無辦法。
因此,第5集團軍拼死突圍。
最終,損失慘重。第3軍軍長唐淮源戰至最后后自殺;12師師長寸性奇陣亡,新編27師師長王峻及副師長梁希賢、參謀長陳文杞犧牲···
付出慘痛代價后,才有部分軍隊突圍而出。
東線的防區范圍比較大,尚有周旋空間,日軍只能勉強封鎖,尚無力向心攻擊。
此時,國軍尚可如八路在反掃蕩中一般,機動作戰,內外線結合,維持根據地。
然而···第14集團軍軍長劉茂恩不得不匯報:已不能在現地堅持,因為···沒有糧食了!
中條山根據地,當時比較貧瘠,當地百姓能自給自足就不錯,國軍補給,多依靠黃河南岸的運輸補給,如今,補給斷絕,自然無法堅持。
然而,中條山畢竟是你經營3年的根據地呀!
同樣在貧瘠山區根據地的八路軍,長期沒有外來補給,就靠自己自力更生堅持了下來呀!
而且,在當時國民黨媒體的報道中,國軍在中條山根據地加強后勤保障、發展生產方面的表現比八路軍還厲害呀···
然而,吹牛,終究不能當飯吃!
渡口剛被敵人控制,中條山國軍就徹底斷糧,無法再堅持了。
如此,第14集團軍各部,也只能各自突圍···
各軍突圍,損失慘重,而且···中條山,國軍徹底丟了!
中條山戰役,國軍敗得如此之慘!
雙方的傷亡對比,可謂是史無前例的。
而對國軍而言,更慘的還在后面!
此戰,是一場綜合性的失敗。
他既暴露了國軍戰斗力的羸弱,也暴露了其建設根據地的能力!
在此之前,國軍不但在正面戰場與敵交戰,在敵后根據地的游擊隊也高達80萬!
此戰后,日軍對國軍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敢于以極少兵力進攻擁有較大兵力的國軍根據地。
同時,國軍既認識到戰斗力不足,將軍隊逐漸撤退到黃河以南,同時,原本大力發展的游擊戰也陷入低潮。
既然國軍不行了,就讓八路軍來吧!
很快,八路軍進入國軍退出的地區,建立新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并抵抗住日軍的掃蕩,發展壯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