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他的狼性?
雖然中國有老話,“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告訴我們別人怎么對我們,我們就怎么對別人,孔老夫子也說過,“以直報怨”,這誠然無可厚非。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教育的是孩子。自打回去并不是培養他的狼性,兩者不是等號的關系。
孩子在某些時候,是不不具備成人一樣的分辨力的,他們不知道我打了什么人,我會勝利,我是安全的。如果孩子在打回去以后,遇到更加有暴力行為的孩子,兩個打起來,會產生什么樣的嚴重后果,真的不能預料到。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的真的是“垃圾人”,是打起架來不要命的人,倒霉的是誰?
我們大人都懂得遠離垃圾人,為什么不可以這么教育孩子呢?
不會打人的孩子就是懦弱嗎?不會打人的孩子就不勇敢嗎?不會打人的孩子將來就能成事嗎?
我想比教會孩子打人,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能夠從困境中走出來的自愈能力,能夠處理有矛盾的人際關系。
看到這里,家長肯定會發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孩子被欺負了,應該怎么辦?我們下面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沒有一個孩子會無緣無故動手打人的,一定是他的某項要求得不到滿足,進而起了肢體沖突。我們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在打人發生之前,制止它。
10歲的嘉豪每天都向媽媽要越來越多的午餐錢。但是,他看上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瘦了,從學校回來時還餓著肚子。結果是嘉豪把他的午飯錢給了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他威脅說如果他不付錢就揍他。
嘉豪所經歷的這種欺凌是普遍存在的。在全國范圍內的調查中,大多數孩子和青少年都認為校園欺凌是在學校發生的。
欺凌會給人留下深刻的情感創傷。在極端情況下,它可能包括暴力威脅,財產損失,或某人受到嚴重傷害。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負了,如果可能的話,你應該采取行動來阻止。此外,我們還要教會和幫助孩子應對戲弄、欺凌或卑鄙的流言蜚語,并減輕其持久的影響。即使欺凌現在并沒有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家長也應該對這個問題做好準備,這樣你的孩子就會在它發生的時候知道怎么做。
確定欺負
大多數孩子都曾被兄弟姐妹或朋友取笑過。如果用一種有趣的、友好的、相互的方式來做,通常不會有害,而且兩個孩子都覺得這很有趣。但當取笑變得傷人、不友善、持續不斷時,它就會越過界線變成欺凌,需要停止。
欺負是指在身體上、言語上或心理上的故意折磨。它可以是打,推搡,辱罵,威脅,嘲笑,勒索金錢和財產。有些孩子欺負人,避開別人,散布謠言。還有一些人利用社交媒體或電子信息來奚落他人或傷害他們的感情。
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認真對待欺凌行為,而不是把它當作孩子們必須“堅強地面對”的事情而置之不理。這種影響可能很嚴重,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
為什么孩子被欺負
孩子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欺負人。有時他們挑孩子的毛病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受害者,他們通常選定一個在情感上或身體上看起來較弱的人作為受害者,或者只是在行為上或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不同的人。打人的孩子認為打人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更重要、更受歡迎或更有控制力。
有時孩子們會折磨別人,因為他們就是這樣被對待的。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常的,因為他們來自家庭或其他環境,在那里每個人都經常生氣、喊叫或互相辱罵。
欺負的跡象有的時候,孩子出于自尊或者虛榮心和不信任,不會把被人欺負的時候告訴家長,如果這樣,我們就沒法知道孩子是否被欺負了。除非你的孩子告訴你有欺凌的事,或者有明顯的瘀傷或傷害。
但也有一些警告信號。父母們可能會注意到孩子們的行為不同,或者表現出焦慮,或者不吃不睡,或者做他們通常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們看起來比平時更容易情緒低落或心煩意亂時,或者當他們開始避免某些情況,比如乘公共汽車上學,比如不喜歡去幼兒園或者學校時,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被欺負了。
如果你懷疑孩子受到欺負,但孩子不愿敞開心扉,那就找機會委婉地提出這個問題。例如,你可能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一個情景,然后用它作為開場白,問:“你覺得這個怎么樣?”這可能會導致這樣的問題:“你見過這種情況嗎?”或者“你經歷過這種情況嗎?”你可能想談談你或其他家庭成員在那個年齡的經歷。
讓你的孩子知道,如果他們被欺負或騷擾,和別人談談這件事是很重要的,無論是你,或者老師、學校輔導員、家人朋友,還是兄弟姐妹。
幫助孩子避免被欺負根據上面的幾點,為了避免孩子被欺負,我們可以這么做
我們首先要教會孩子辨別,什么是開玩笑,什么是真正的被欺負。如果是小伙伴之前的玩笑,那是友好,快樂的象征。我們并不需要太過在意,一笑而過就好了。
其次,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來,欺負人的孩子總是找一些“軟柿子去捏,因此我們要讓孩子看上去,就不是好欺負的。我們要讓我們的孩子健康,講衛生,做事認真,在幼兒園或者學校勇于發言,做一名優秀的孩子。(關于如果培養孩子的自信的問題,有很多內容需要探討,我們以后再說。)看起來這么強大的孩子,是沒有人敢欺負的。
孩子被欺負后,家長怎么做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他被欺負了,冷靜地傾聽,給予安慰和支持。孩子們通常不愿意告訴成年人關于欺凌的事情,因為他們會因為這件事感到尷尬和羞愧,或者擔心他們的父母會失望、難過、生氣或反應。
有時候孩子們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的錯,如果他們的外表或行為不同,那就不會發生。有時他們害怕如果惡霸發現他們說了,事情會變得更糟。另一些人則擔心他們的父母不會相信他們或對此采取任何行動。或者孩子們擔心他們的父母會在他們害怕的時候敦促他們反擊。
所以,在孩子告訴我們他們被欺負這件事的時候,保持冷靜,傾聽和支持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
1.贊美你的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
提醒你的孩子,他/她并不孤單,很多人在某個時候會受到欺負,這是正常的現象,要跟你的孩子強調是欺負他的同學的行為不好,而不是你的孩子。向你的孩子保證,你們會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讓學校里的人校長、輔導員或老師知道情況。
他們往往能夠監督并采取步驟防止進一步的問題發生。
因為“欺負”這個詞可能被用來描述如此廣泛的情況,所以沒有一種適合所有人的方法。在一種情況下明智的做法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并不合適。很多因素,比如孩子的年齡、情況的嚴重程度,以及具體的欺負行為類型,將有助于決定最佳的行為方式。
有時接近打人孩子的父母是有用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老師或幼兒園或者學校是最好的聯系方式。如果你已經嘗試過這些方法,并且仍然想要和被欺負的孩子的父母對話,最好是在學校出面,可以調解的情況下這樣做。
注意,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受到欺負,學校是有責任的。家長一定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給孩子們的建議
如果發生欺凌事件,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處理。對一些家長來說,讓孩子反擊,也就是讓孩子打回去是第一選擇。畢竟,你對孩子的痛苦感到憤怒,也許你年輕的時候就被告知要“為自己挺身而出”。或者你可能擔心你的孩子會繼續受欺負,認為反擊是唯一的方式把欺負者放在他或她的位置。
如果建議孩子們用打架或回敬的方式來回應欺負行為。它可以迅速升級為暴力時間,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有人受傷,你從有理的一方,變成了打人的一方,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把別人打壞了,那你可能面臨其他的難題。相反,最好是遠離這種情況,離開事發地,然后告訴一個成年人。
這里有一些其他的策略可以和孩子們討論,可以幫助改善情況,讓他們感覺更好:
1.伙伴戰略
如果成為了經常被某人欺負的對象,一定要一直跟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確保有一個人在孩子身邊,這樣就不會孤單地和欺負他的人在一起了。
2.不要觸發打人者憤怒的雷達。
被惡霸惹惱是很自然的事,但惡霸靠的就是這個,惹禍別人有的時候回讓打人的人更有成就感。因此我們要讓我們的孩子練習不要通過哭泣、臉紅或沮喪來做出反應。這需要大量的練習,但它是一個有用的技能,以防止欺負者的雷達。有時孩子們發現練習“冷靜”策略很有用,比如從一數到十,寫下他們憤怒的話語,深呼吸,或者走開。有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孩子們“面無表情”,直到他們沒有任何危險。
3.表現得勇敢些,走開,不要理會惡霸。
堅定而明確地告訴惡霸停下來,然后走開。練習忽略那些傷人的話的方法,要學會無視惡霸,是在表明你不在乎。最終,惡霸可能會厭煩試圖打擾你。
4.告訴一個成年人。
教師、校長、家長和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幫助制止欺侮行為。
5.跟別人談論它。
和你信任的人交談,比如父母、老師、兄弟姐妹或朋友。他們可能會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即使他們不能解決問題,也會讓你感到不那么孤獨。
6.恢復信心
處理欺凌事件會侵蝕孩子的信心。為了幫助你恢復它,鼓勵你的孩子花時間和有積極影響的朋友在一起。多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比如體育或其他愉快的活動可以建立力量和友誼。確保他們知道你相信他們,并且你會盡你所能解決任何欺凌事件。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于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于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