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和足球還存在嗎?
《體壇周報》和《足球報》應當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參與者,更是記錄者:1988年-2018年,是中國經濟騰飛的三十年,也是兩張報紙在競爭中共同走過了最輝煌的30年!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之后,中國的經濟處于了轉型期,兩張報紙也面對了互聯網上海洋式信息的沖擊, 但是,大浪淘沙,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就是地域化的垂直化,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國體育對外交流的需要,《體壇周報》和《足球報》這些嚴肅的專業體育媒體,依然會顯出真金本色:體育迷們對內容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可做談資的高質量有效信息,而不是情緒的轉達。
因此,作為一位從1995年就開始給《體壇周報》投稿的作者,作為一個和《體壇周報》的記者朋友們一起親歷了里約奧運會及俄羅斯世界杯的見證者,我相信,有著國企背景、堅持內容為王的這兩張報紙以及他們在移動互聯時代的創新應用,應當會是真正體育迷的選擇。
這里,講幾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吧,也許從這些故事當中,朋友們就可以對專業體育媒體的未來有自己的預測!
記得應當是2000年的事情,剛剛下臺不久的葉利欽在家鄉葉卡捷琳堡悄悄出席了一場排球比賽。比賽結束之后,俄羅斯官方只發了一條小小的文字消息,但這卻引發了眾國國際級媒體的轉發和猜測。當時,《體壇周報》一位編輯立即請我收集相關的圖片。由于葉卡捷琳堡和莫斯科有兩個小時的時差,兩個城市之間的工作節奏本來就不一樣,再加之比賽剛剛結束,葉利欽又是低調出席,所以莫斯科的媒體朋友們對此基本上毫無反應;多方打探之后,才終于在俄羅斯排協那里找到了編輯所需要的圖片!
一張圖片,要花費近五個小時的時間逼朋友去尋找 ,這就是《體壇周報》編輯們的執著。
2008年奧運會期間,夜里11點多了,和《體壇周報》號稱懂八門語言的記者王勤伯一起乘出租車從奧體新聞中心返回賓館。路上相談甚歡:他本是駐意大利的記者,但我卻親眼見他能用西班牙語、法語和老外相談甚歡,而他和加拿大的相聲演員大山用英語聊哲學時則更神——大山開始還能用漢語回答,但過一會兒就只能是用母語和他大侃特侃了。此外,我還知道他上午則跑到德國的運動員之家大吃大喝了一通,所以想來他的德語也是非常棒的。因此,一路之上我一直在向他請教掌握多國語言的竅門。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要到賓館了,他卻突然對我說道:“你先回吧,我得到報社去一趟,今天夜里值班的那個編輯特別喜歡改別人的稿子,我得去盯著,免得他改我的稿子!”
看他那一副大義凜然要去打架的樣子,當時我就有點蒙了:《體壇周報》的記者們都這樣神呀,為了改個稿子都要和編輯大吵特吵呀!
2016年歐洲杯上,《體壇周報》派到前方追蹤英格蘭隊的記者小呂是位漂亮的小姑娘。俄羅斯球迷和英格蘭球迷打架,這聽起來是非常好玩的事情,但身在現場的小呂事后向我講起歷險故事時,我一個玩過槍的老兵都聽著有點替她后怕的感覺:英格球迷的聚集地就是酒吧,但只要到了酒吧,那里的英格蘭球迷就沒一個不喝高的,面對中國小姑娘的采訪,雖然他們會相當配合——愿意照片就拍照、愿意錄小視頻就錄小視頻,但是轉圈逼著逃跑的中國小姑娘喝酒那也是他們肯定會做的事情!至于偶爾做個不雅的動作,更是常事,以至于練得小呂姑娘號稱百米的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至于在打架現場,那就絕對更緊張了:警察早早就會封鎖了附近的馬路,所以想要拿到現場第一手資料,就必須放棄安全的汽車步行過去,亂飛的啤酒瓶子還是好的,警察的催淚彈那才叫一個恐怖!
敢于到英格蘭足球流氓的酒吧大本營采訪,敢于沖到啤酒瓶子亂飛的打架現場,為了那短短的小視頻,為了那短短的上千文字,《體壇周報》的女記者的拚勁真的不是用文字可以描述的!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由于興奮劑風波的爆發,俄羅斯奧運代表團受到了無窮的困擾,其田徑運動員被直接剝奪了參賽權。為了反擊西方列強對俄羅斯的圍攻和抹黑,俄羅斯清新靚麗、形象姣好的女子撐桿跳皇后——伊辛巴耶娃,就成為了沖在最前面的人:她要在里約奧運會新聞中心,向全世界宣布自己退役的消息!這當然是俄羅斯官方導演的一出悲情苦戲,因此,為了讓這一消息具有爆炸性,伊辛巴耶娃到了里約之后,就被俄羅斯奧運代表團官方嚴密地保護了起來——拒絕接受一切采訪。
然而,《體壇周報》早就提前掌握了伊辛巴耶娃的要退役的消息:駐上海站的小嚴記者,基本上就是伊娃的閨蜜!
可是,由于伊辛巴耶娃開新聞發布會的時間,恰是中國的晚上。因此,《體壇周報》決定在伊娃召開新聞發布會之前,提前對其進行視頻采訪!
我不知道《體壇周報》是如何做到讓伊娃提前接受采訪的,但是我知道:我們采訪團隊抵達伊娃入駐的酒店時,伊娃是穿著拖鞋被請到攝像機之前,而負責保護她的俄奧運代表團女官員則好奇的問我:你們怎么這么有本事,竟然讓我們奧運代表團團長茹科夫先生親自安排這場采訪?
茹科夫曾出任過俄羅斯政府的副總理,擔任過俄國家杜馬副議長,絕對的俄體育界第一號人物。
2018年世界杯,克羅地亞意外地殺入了決賽,這打亂了很多媒體的采訪計劃,同時也讓克羅地亞隊成為了各路媒體瘋狂追逐的目標。我深知《體壇周報》和克羅地亞隊的關系非常好:此前已經驅車近千公里對魔笛等人進行過一次零距離采訪了。但我真的沒有想到,就在決賽開始的前一天,《體壇周報》竟然聯合《蘇寧體育》組織了一次對包括魔笛在內三名關鍵球員的視頻采訪!
今年3月份的時候,一位擔任體育報紙副總編的俄羅斯朋友,寫了數篇有關NBA的系列報道分享給我欣賞。我看著非常有趣,就順手翻譯了一篇發到了《體壇周報》的新媒體載體《體壇+》上。剛發上去不一會兒,《體壇+》的籃球總編就打了電話過來,幾句寒喧之后,我就明白了:作為一名只稍微了解些俄羅斯足球的作者,我翻譯的NBA文章在專業人士的眼里,雖然到不了慘不忍睹的水平,但卻絕對不符合《體壇+》的要求。
從那之后,盡管我之前敢給俄羅斯導彈設計總師及中國的大牌教授當導彈專業的翻譯,也曾出版過多本譯著,但從此之后,我卻再沒敢給《體壇+》翻譯過NBA的內容。
專業,不僅需要真正的敬業精神,更需要時間和空間上沉淀和積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投入熱情和金錢就能辦成的。因此,我相信,在互聯網垂直化的道路上,講究內容質量仍然是唯一的王道!而做事嚴謹認真的《體壇周報》及其同道們,仍是體育迷們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