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皮自吹自擂的人更多?
中外股評家,都沒那么神
自從股市誕生以來,在人數眾多的股民之外,一直存在另一群人:教股民炒股的人,也稱股評家。一些成功預言股市走勢的股評家,被廣大股民熱捧,仿佛聽了他們的,就能“點股成金”。
近期,股市震蕩,熊牛難測。各路“大師”對股市走勢的預測更是不盡相同,面對各方言論,股民要么聽得一頭霧水,要么虧得一塌糊涂。可是不聽股評家的,股民們又覺得沒主意。
股評家是些什么人?他們的話可信嗎?本刊記者在中國內地、香港和美國采訪時發現,即使是在已有400年歷史的華爾街,人們對股評家的態度也是期待和質疑并存。資本市場,本來就是一個盛產智慧與陰謀、財富與貪婪的地方。而股評家也許是最能體現資本市場特點的人。
全球股市動蕩不安的情況下,證券分析師們——俗稱股評家的行為和信譽度,再次成了一個敏感話題。
說到這個行業,就不得不提及被譽為“華爾街第一股評家”的路易斯·魯凱瑟。
魯凱瑟祖籍德國,1954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報社記者,后投身電視圈,并于1970年開始主持節目“華爾街一周”,從此,他聲名鵲起。
1970年至1980年間,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物價飛漲,經濟低迷。連續三任總統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制止愈演愈烈的危機。美國人突然意識到,政府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強大,自己的錢袋子還得自己保衛。這樣的背景決定了提供投資理財建議的“華爾街一周”大受歡迎,魯凱瑟以其獨特的語言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甚至產生了“魯凱瑟效應”——但凡是在周五的“華爾街一周”里推薦過的股票,下周一必定大漲。很多年里,美國高校金融金融專業大學新生的第一堂課就被告知:每周五必看“華爾街一周”。
盡管贏得了不錯的口
碑,但在金融家眼里,魯凱瑟卻只是一個善于討巧的“娛樂明星”。有專家指出,魯凱瑟在“華爾街一周”里所做的推薦,無非是些“買漲不買跌”的建議,那些股票在節目播出之前,就已經處于上升通道,在被魯凱瑟推薦之后,雖然股份迅速達到峰值,但接下來的表現卻明顯落后于大盤。
2001年,“華爾街一周”的收視率大不如前,制作人寄希望于更換主持人來保持節目 新鮮感,2002年,“華爾街一周”停播,電視臺更換了新主持人。然而,這并未阻止它的衰落。2005年,“華爾街一周”徹底從觀眾視線里消失。
也是在2005年,魯凱瑟有了接班人——吉米·克萊默開始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主持“瘋狂的金錢”節目,克萊默曾經掌管一家基金公司,盡管比魯凱瑟多了一些專業背景,但他依然認為炒股是藝術,而不是技術,取勝的訣竅在于先挖掘別人不知道的信息,再去思考這些信息意味著什么。就像他在節目里提到,“比如說假設你得知波音獲得了一筆大訂單,那么意味著它會購買一大批零部件,這時就應該去購買波音零部件供應商的股票”。
2006年2月,克萊默收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傳票,被指涉嫌與股票分析機構勾結,股評家生涯險些斷送。
從魯凱瑟到克萊默,在新老兩代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股評家身上,很難看到“數據分析”的影子,反倒是“媒體從業經驗”對他們的股評事業大有裨益——他們的節目,作秀的成分更多。
不過,美國絕大多數的股評人不是那些來自華爾街的“正牌”證券分析師。自從“華爾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1920年正式發表證券分析報告開始,以數據分析見長的分析師們日漸成為華爾街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他們既有金融管理專業的背景,同時也是各行業的專家,甚至不乏物理、數學等理科博士。他們的日常工作是在內部報告中分析上市公司的好壞,但也經常會在媒體上發表觀點,為公眾提供買入賣出的依據。
華爾街的分析師們一般不敢信口雌黃,他們給出的建議必須經得住考驗。在美國,每年都會有媒體和機構對華爾街近2000名分析師進行排名評比,排名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前途和薪水。
盡管如此,這些華爾街精英們還是經常遭受質疑。比如在上世紀90年末的科技網絡股熱潮中,一些炙手可熱的分析師一邊私下認為某些股票是“垃圾”。一邊卻在媒體上大肆吹捧這些股票的無限上漲潛力。后來,在時任紐約州司法部長斯皮策和證券監管機構的窮追猛打下,這些分析師及其服務的機構都受到了處罰。其中包括貝爾斯登、高盛、雷曼兄弟、美林、摩根士丹利等。訴訟最后以總共支付14億美元的賠償而結束。
客觀來講,“股評”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影響股價的因素實在太多。美國人也和我們一樣,有著與生俱來的從眾心理,他們也需要一個“帶著大哥”。
資本市場就是一個博弈場,投機、內幕交易等行為會一直伴隨著它的成長。華爾街上演過的這些罪與罰,已經并將繼續在中國發生,我們能做的,只有與貪婪的人性作斗爭。在這場戰爭里,金錢是唯一的主角,而導演,顯然應該是監管者,而不是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