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會不會降價呢?
提起人造肉,可以說世界上研究很早,目前美國、荷蘭等國已經研究成功,早在2013年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生物工程學家馬克波斯特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塊人造牛排。人造肉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提取的動物肌肉干細胞,經過培養而形成的人造豬肉;另一種是通過大豆、豌豆等豆類蛋白合成的人造肉。近日,有消息稱,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李健科研團隊與某植物肉品牌共同研究的中國第一代人造肉,屬于豆類蛋白合成的人造人,并且宣稱將于9月份面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進而引起人們進一步聯想,人造肉上市會不會導致豬肉降價呢?在這個問題上,個人認為不會對現在豬肉價格造成影響,至少3、5年內不會。一、據了解,目前該研究成果還有個別問題沒有解決。據了解,該項研究成果中,關于植物蛋白的風味物質還沒有分享成功,這將對該產品產生一定影響,大家想一下,如果吃上一口人造肉,滿嘴的大豆蛋白味兒,那將是會是一個怪怪的感覺,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是無法投入商業化生產的。二、人造肉對實際體驗與所描述的是否一至有待觀察。據說,該人造肉的是由大豆等多種植物蛋白合成的,口味兒與真肉非常接近,營養也比較豐富,并且不食有膽固醇,是三高人員的食用佳品,如果這些情況與大眾的體驗相同的話,或許會有市場,否則就不好說了。三、在價格上,人造肉與豬肉相比是否具有優勢。目前,關于人造肉的價格還沒有看到明確的說法,在筆者看來,如果人造肉的價格處于豬肉價格的1/2-2/3這個價格區間,也就是比如說豬肉15塊錢一斤,如果人造肉在7.5-10/斤的價格區間,或許能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如果再高,還不如買豬肉吃了。目前看,這個定價也很重要。四、人們對人造肉的認知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任何一個新生事物被人們接受,再到大范圍推廣都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即是一個商業行為,也是一個傳統理念與現代科技的一個碰撞,這種人造肉能否會被廣泛認可還是個未知數,即使各方面確實符合人們的飲食要求,也需要一個較漲的普及時間。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目前我國人造肉研究只能說是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距離批量生產、商業化運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說近期,至少3、5年內對豬肉等肉類價格不會構成影響。個人看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