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當有人問巴菲特,他成功的關鍵的是什么,他指了指身邊的一沓書說:“像這樣的書,每天讀500頁。這樣知識才能發(fā)揮作用,一點點積累,就像是復利一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但是我保證沒有很多人真的會去做。”
其實巴菲特并不是唯一有這樣閱讀習慣的成功人士:
l 比爾·蓋茨每天閱讀超過3個小時。
l 伊隆·馬斯克是一個狂熱的閱讀愛好者。當有人問他怎么學習造火箭的時候,他說:“我讀書啊。”他平均每天閱讀完2本書。
l 扎克伯格在2015年堅持每兩周讀完一本書。
l 奧普拉·溫弗瑞每個月都會為她的讀書俱樂部挑選一本她最愛的書并進行討論。
當然,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肯定不是什么樣的書都讀。那么,究竟讀哪些書比較好呢?
有幾種書在中國的企業(yè)家圈子中一直比較流行。一是胡雪巖的書,二是曾國藩的書,三是杰克·韋爾奇的書。
對于企業(yè)家來說,功利的書要讀;但要做一家卓越的企業(yè),可能還是要吸取一些超越功利主義的人文智慧,讓自己的思考更有格局和深度。
國際頂尖財經(jīng)人士在讀什么書呢?
美國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董事長希拉·布萊爾在讀一本小說《冰與火之歌》,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改編成了美劇《權力的游戲》;
零售公司ANNE Taylor Stores總裁凱·柯瑞爾在讀《布拉格之冬:關于記憶和戰(zhàn)爭的個人故事》;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主任杰弗里·薩克斯在讀《地球掠奪者:關于地球主人的新戰(zhàn)爭》;
花旗集團全球金融副總裁彼得·奧爾薩格在讀《為什么國家會失敗:權力、繁榮與貧困的根源》;
德意志銀行CEO安蘇·賈恩在讀《另一種人生:小說五部曲》。
真正的讀書源自內心的熱愛,這份愛純粹天然,就像向陽花總是追尋太陽,不為名利,聽從的是心的召喚,正是這份愛讓人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境遇都能嗅出書的馨香,都能在孤獨中以溫情的手指在書的頁面上摩挲不止。在主動碰撞的激情中,書中的人與事,作者的理念智慧與我們的經(jīng)歷體會思想情感互動溝通,相鳴相和。日子長了,我們便獲得了對生命對人生最深切地認知與感悟。
讀書可以感悟人生,這個人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可以是歷史的滄桑。可以是天地的沉浮,可以是……;讀書是一種德性,在理性的引導下,讀書人在燦爛的星空與神圣的道德之間,獲得了靈性和自由,以及詩意生存。讀書是一種放達,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沖擊下,讀書人漠然于時間也漠然于空間,即使是驚鴻一瞥,也執(zhí)掌起漫天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