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熟女精品熟女A片视频小说,日本av网,小鲜肉男男GAY做受XXX网站

全國的校外培訓機構大整頓

傅智翔2年前12瀏覽0評論

全國的校外培訓機構大整頓?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2018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摸排全國教育培訓機構數量是201193所。

2018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相關數據 ,K12領域約有1.8億學生人數,與40萬多家機構相對應,每家機構約有450人(不考慮城鄉差異,參培率,復耕率)。但實際上低于此標準的機構是大多數,小且散的現狀由此可見一斑。

2018年7月,全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紛紛出臺“黑白名單”,將一些有安全隱患、運營不規范的無證無照的中小培訓機構曝光,行業逐漸步入到強監管時期,中小機構的生存空間會愈來愈狹窄。這一舉動也進一步加劇了2018年暑假中小教育機構運營困難狀況,隱虧現象更加嚴重,如果不是預收學費的現金流支撐的話,不少機構的經營情況將難以為繼。

未來十年,中小型教育機構在政策嚴管、技術變革、行業競爭趨于充分的形勢下,集中度提高是必然結果。

第一行業逐步規范會消滅掉一部分

2018年2月,四部委新政實施且在一年半內完成,行業準入門檻會逐步提高,會讓一部分投資能力弱、教學能力弱的機構退出市場。十幾年前只要招幾個兼職老師,在居民樓內找個地方,在外面掛個牌子就能辦學的情況一去不復返了。

第二行業競爭充分會淘汰一部分

充分的競爭導致行業利潤率隨之下降并趨于合理,這種合理利潤最終要靠強大的運營能力、規模效應、品牌效應才能實現,而中小教育機構是很難有這方面運行內功的,這也是近年來校長們加大學習投入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教育還是個特殊商品,家長對教育品牌的追求度很高,常常會看到同一樓內知名的全國性品牌比地方性機構的同型課程價格高于一倍仍然人聲鼎沸,而小機構門可羅雀,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全國性品牌下探三四線城市的力度愈來愈大,而且他們自身的營收占比愈來愈高

新東方與學而思在一線城市與省會城市幾乎都會采用直營模式,在品牌與資本的雙重助推下,發展迅猛。

2018年7月24日,新東方公布了2018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2018財年第四季度,新東方實現凈收入7.0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學生報名人數約為205.8萬,同比上升44.9%。2018財年凈收入為24.47億美元,同比增長36%;截至2018年5月31日,學習中心總數達1,081家。學生報名人數約為2,058,000,同比上升44.9%。

同年7月26日,好未來發布截至2018年5月31日的2019財年Q1未經審計財務報告。據財報數據,Q1營收為5.51億美元,同比增長71.1%;凈利潤為6680萬美元,同比增長132.0%;季度總學生人次從上年同期的約1,047,760增長到本季的約1,976,960,同比增長88.7%;截至2018年5月31日,好未來在43個城市共設有630個教學中心。

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家有402萬在校生,如果按50%的參培率計算,他們兩家已經占有全國市場的4%的市場份額。從過去不到1%,到今天的4%,行業巨頭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快速攀升。

第四線上教育與雙師課堂的空中打擊

最近兩年,線上教育風生水起,在線外教口語和在線1對1發展迅速。營收逾億的大個子已經不少,年收入在十億之上的線上公司也很多,如VIPKID,掌門一對一。而且它們的增長速度會更快,加劇分割線上教育市場份額,區域性的中小教育機構的市場份額會愈來愈小。

同時全國性品牌新東方、好未來、高思等通過內容輸出的方式,利用雙師課堂載體大量進入三四線城市,其體量會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快速增長,進一步掠奪中小教育機構的優質生源。

第五教育反腐力度愈來愈強大,傳統的渠道公關的效能愈來愈低

行業競爭環境會逐漸趨于公平,雖不能絕對公平,但資源型的中小教育機構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其實,大部分行業的發展都有這么一個過程,只是剛剛投射至教培業。

行業洗牌,不僅僅是面臨發展生死關頭的中小機構需要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居安思危,不能小富即安。畢竟在互聯網助的今天,有效管理半徑愈來愈大,你今天的生源隨時都有可能因數強勢品牌入駐、線上品牌低價洗劫而變成別人的生源。“不進則退”成為這個洗牌關鍵期內中小機構必須具備的清醒認識。

據此,以下思路,供同仁們借鑒。

一是借勢融合大潮,融合新技術,新模式,快速完成自身從傳統校向現代校的轉變。

百度、阿里、騰訊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大鱷,他們的互聯網技術及運營非常值得教育機構學習。

二是借勢整合大潮,或順應大機構合作或并購,或推進機構的聯盟整合。

“識時務者為俊杰”用在市場經營上就是能夠看清方向。教培業的全國性品牌大都盤踞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而由于中國行政區劃的分散性,教育天然具有由教材、進度不一致帶來的分散性,因此其在擴張過程中都會與地方品牌進行整合。

樸新模式的成功給了地方性品牌機構整合足夠的信心。而地方上品牌機構自發形成聯盟,進行形成更大體量的教育綜合體,從地方“實力派”到“勢力派”,也不失一種好的發展路徑。

三是引進新內容、新課程,完成自身課程的新陳代謝,適應時代與家長需求變化的新要求。

新政帶來了課程種類及內容方面的變化(素質類課程),人工智能帶來了課程模式的變化,這些都會成為中小教育機構升級轉型的新機會。

四是成為區域教育綜合體的發起人或參與者,聯盟發展,資源共享。

我們可以從商店到商場的轉變中得到啟示,教培業從分散走向集中的過程中,會完成從單一教育培訓機構向教育綜合體的轉變,甚至從教育綜合體升級成大型生活社區。如果自己能成為區域教育綜合體的發起人或參與者,創新辦學模式,就能降低辦學風險,成為大樹底下的專業戶,獲得專業發展。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許這話早被人濫用,但在政策、技術激烈變革的教培業,這句話還是要讓我們警醒,十年之內,中小教育機構會如何發展,取決于我們能否借力好技術和工具賦能,還有自身校區運營效率與開設課程的適應性,否則,即使不死掉,也會被時代遺棄。

最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