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護士的待遇如何?
醫生、護士的待遇,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不同年資不同職稱醫生護士的之間,待遇可以說差異很大。但在醫生護士群體,普遍是覺得待遇不高,付出與收入水平不相稱。
不同地區之間差異是極大的,內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個護士一個月可能拿到手只有3000多,而在珠三角、長三角、江浙一帶,一個月拿上萬元,以年薪算差距更大,深圳的社區健康服務機構醫生保底年薪據說是30萬。
不同級別醫院的醫生護士待遇差異也大,三甲醫院與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護士,收入肯定不在一個檔次,以本地區級為例,三甲醫院年人均可以拿到25萬,二級醫院可以拿到20萬左右,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能拿到18萬左右。
同一個醫院,不同年資和職稱的醫生護士待遇差異也很大。剛入職與高級職稱的醫生差別真不在一個數量級。
其實,脫離了本地實際說醫生護士的待遇沒有太大實際意義,深圳房價動不動就要五萬十萬,年薪三十萬,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買一方,也是杯水車薪;內地月薪三千,房價三千,一個月就購買一平米,這之間的差異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就能說明的,涉及到生活成本,是妥妥的性價比問題。
總體來說,在中國,無論是哪里,醫生護士的待遇水平還是不錯的,基本上處于本地的中上收入水平。
近年來,對于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國家的投入機制不一樣,特別是部分地區,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公益一類保障、二類管理,既保障了醫生護士最基本的收入,也建立了靈活的分配機制,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結余可以用于績效獎金分配的收入也大大提高。在珠三角某地區,實施前人均年收入只有12萬左右,實施這個機制后,政府投入年人均接近16萬,個別效益比較好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均可分配結余可達到接近6萬元,也就是人均可以達到21萬!甚至超過當地二級醫院的水平。
而對于一些公立醫院醫院,特別是三級二級綜合醫院,受去年疫情的影響,醫生護士的收入是有所下降的,畢竟政府在這些醫院的投入有限,病人減少大大影響了他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