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一個極其重要的基本原則是,一切以孩子媽媽為先。
這確實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來補充我的看法,一個媽媽以及一個心理咨詢師的看法。
首先,要了解一個極其重要的基本原則是,一切以孩子媽媽為先。這分兩個階段說。一是孩子媽媽懷孕期間,你要在工作-孕媽之間,其他家人與孕媽之間做明確清晰的選擇,以孕媽為先。不管是民間說法還是個人觀察還是科學研究,都表明,懷孕期間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性格存在影響,媽媽的飲食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所影響。一般來說,孕媽的情緒好,心情好,營養好,孩子的性格更易于相處,身體素質更強;若孕媽長期處于焦慮心理和大壓力狀態,存在一定的可能影響孩子形成困難氣質。所以,一切以孕媽為先,多關心照顧,體現對孕媽的愛,是為了讓媽媽保持情緒心情愉快,就是爸爸愛寶寶的方式。
二是孩子出生后,爸爸在寶寶-寶媽之間,其他家人-寶媽之間,請選擇以孕媽為先。為什么在寶寶-寶寶媽之間要以媽媽為先呢?請爸爸明白,孩子頭兩年主要是媽媽為主力在照顧的,尤其是母乳喂養的, 基本上跟媽媽之間的聯結及其親密,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媽媽天然也對孩子的需求更加敏感,爸爸對孩子養育的介入逐漸在孩子可以走路說話發展社會性的階段更能直接介入。而在前期幼小階段,爸爸對孩子養育的科學介入就在于讓孩子的媽媽保持心情愉快,多幫助消化新手媽媽的壓力,常常表達愛給媽媽以情緒支持,以及聽從媽媽的調配來工作。而至于在其他家人-寶媽之間偏向媽媽,不是因為女人生了個孩子就變得不得了了,而是這個階段的荷爾蒙變化,以及照顧工作繁重加大新手媽媽的壓力,需要通過對他們特別關愛 或說有所偏愛來給予情緒情感支持——而媽媽情緒穩定就是對初生寶寶急需建立親密關系獲得安全感的寶寶來說,特別重要。
其次,有很多人談到要看育兒書之類的,我建議即使看書也看寶媽推薦的書,或與寶媽的閱讀保持一致。有兩個原因:第一,由此體現你對孩子以及孩子媽媽的關愛,媽媽舒心,這對孩子好;第二,天下書何其多,很多觀點都是矛盾的,有的說要嚴格訓練夜睡,有的說要親子同床……你要是看的書跟寶媽的不一致,而且也缺乏溝通,那孩子出生后兩人常常對掐,嚴重加大新手媽媽的壓力,參考前述基本原則,這顯然是太糟糕了。
你要說,那怎么行呢?她的觀念不正確對孩子影響多大啊……相信我,大部分時候都是媽媽更了解孩子的,而且家庭和諧氛圍更有利于媽媽哺育孩子這是最大的道理;另外即使是你有一些可能在某些方面觀念更正確,但那也不會是孩子被媽媽的“錯誤”觀念一帶就長成歪脖子樹的,你從兩歲后就可以直接干預、參與了,到時候你慢慢引導吧。
最后,爸爸需要提前調整一下失落心理,至少對此有所準備,在孩子出生后爸爸會一下子就被從與媽媽的親密關系中暫時擠出來,難免失落,但是正如我所說,這只是暫時的,并且,你失去的是一段時間的親密關系卻從此獲得了一個寶寶,你的生命的延續,有何不能接受的呢是嗎?
再最后,必須贊這位準爸爸,而且既然上來提問題,看得出來他已經是有所心理準備了,這比那些“自然”升級當爸爸,孩子生出來抱到懷里才開始感覺狂喜與懵的爸爸們前進大步了,我想這是有一個開放心態的、愿意學習的爸爸,這使得他在做爸爸上已經成功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