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如何面對?
首先,我們要讓自己成為千變多面人,不讓他們輕易預測到我們的行為。
早在2011年的時候,美國個人消費信用評估公司——FICO的CEO就曾宣稱“我們知道你明天會做什么”。六七年過去了,我們也該知道,在從大數據時代走向人工智能時代的今天,誰最懂我們的需要,誰左右了我們的決定,誰控制了我們的未來。
一、誰最懂我們的需要
隨著智能手機以及“可佩戴”計算設備(智能手表、運動手環)的出現,我們的行為、位置、身體生理數據都成了可被收集、記錄、分析、利用的數據。
你試過上網搜索信息嗎?當你打出第一個字的時候,搜索欄下方就會列出一溜關鍵詞提示。
圖片發自簡書App這種關鍵詞信息還是個性化的。
即使你和其他人打出的第一個字是一樣的,他們提供給你們的關鍵詞提示卻可能完全不同。而且,你今天去搜,和明天去搜,得出的提示也可能不同。
如果你經常使用谷歌搜索,當你打開頁面的時候,不需要輸入任何一個字,他們可以提供給你“無關鍵詞的搜索”。根據你過去某個時間的行為,以及當前使用該產品的場景,自動把你想要問的關鍵詞提供在搜索框里。
誰最懂我們的需要?不是最親密的人,不是想要通過奉承你而獲得晉升的下屬,不是最想搞定你而獲得訂單的客戶,甚至不是你自己。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在社交軟件、購物平臺、內容平臺上留下了很多的“痕跡”,當你為了防備身邊的人,把自己電腦里的、手機里的上網記錄即時刪除的時候,你的所有言行、照片、瀏覽、點擊卻還都被保存在互聯網的某個角落里。
他們管我們在網上留下的這些“痕跡”叫做“數據”。
最懂我們需要的,是那個躲在手機、電腦、搜索引擎、社交軟件背后的“數據庫”,是那些能夠將”人“數據化,并有能力分析這些數據,然后善加利用的人或組織。
大數據時代的理念是:人,就是社會關系、網上互動和內容搜索的加和。
圖片來自網絡二、誰左右了我們的決定
通過對網民數據的分析,不僅能看到他們的去向、喜好、還能挖掘出他們的情緒。
激發情緒、引起焦慮是控制我們時間、注意力的最佳手段。
2016年11月,特朗普贏得大選以后,臉書曾經受到大范圍指責“臉書的假新聞導致選民倒向了特朗普”,人們統計出了活躍度最高的假新聞的數據:
震驚了全世界!教皇Francis宣布支持川普!——960000活躍度
驚天驚雷! 維基解密確認,希拉里賣武器給ISIS!——789000活躍度
一切都結束了! 希拉里關于ISIS的郵件被泄露... 事情比每一個人想的都要眼中! ——754000活躍度
去看看法律吧! 希拉里其實并沒有資格擔任任何聯邦職位!——701000活躍度
一個有關希拉里郵件門事件的FBI探員被偽裝成自殺的謀殺身亡。 ——567000活躍度
(以上數據來自簡書作者:好學姐66)
看看這些假新聞的明顯傾向,臉書為此受到指責算不上冤枉。這些假新聞得到如此巨大的活躍度,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引發焦慮、憤怒、驚喜等等強烈的情緒,而臉書得以利用網民的情緒借著假新聞的傳播而獲得巨額廣告收入。
當歷史發展到2018年的3月,臉書陷入更嚴重的“隱私泄密門”,被指將5000萬臉書用戶的數據信息出售給“劍橋分析”。根據對這些數據進行的精準分析,他們可以投其所好,精準投放選舉宣傳信息,從而左右了這部分人對總統候選人的印象。
現在,不僅美國人認為他們被誤導了,“特朗普上臺,都是臉書的錯”。歐洲人也在對臉書調查、起訴,甚至于懷疑臉書導致了英國脫歐。
可怕嗎?網民以前在網絡上留下的痕跡,竟然可能會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
貼吧、天涯、知乎常會有人求助”我該怎么拒絕朋友的無理請求?“,我只是舉了一個最無害的例子,大家知道有些人在現實中謹小慎微,生怕說錯了話,在網絡上卻大膽的要命。
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覺得網上的都是陌生人,一輩子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以前還有段子”誰知道躲在屏幕后面的,是人還是狗?“
所以,到網絡上尋求樹洞、吐槽上司、求助提問,似乎比對周圍的人說更安全。一直以來我們感覺網絡更私密,更敢于透明表達自己,我們曾天真的以為能在網絡上”隱身“。
事實卻是,我們在任何網站、app、社交軟件上的停留時間、搜索信息、發言、瀏覽全都被保存下來,并通過數據模型給我們”畫像“,從中分析我們的喜好、關系、情緒,然后定向推送廣告、視頻,所有他們認為我們會肯為之花費金錢、時間、情緒的一切。
我們曾經以為自己在網絡上隱居,其實卻是在“裸奔”。
我們制造的大量數據,為如下流程提供了原動力:
使用數據的標準流程三、誰控制了我們的未來
是的,我們已經對手機、電腦深度依賴,難以割舍。
我們無法拒絕它們帶來的便利與快捷。
或許,我們可以做到盡量少用手機,卻無法不購物,無法不消費。即使你放棄線上購物、放棄線上支付,你能不跟銀行打交道嗎?
信用卡發行商MasterCard能夠獲得大量的交易信息和顧客消費信息,它的一個部門MasterCard Adwisors收集和分析了來自210個國家的15億信用卡用戶的650億條交易記錄。
他們發現,如果一個人在下午四點給汽車加油的話,他很可能接著去購物或者吃飯,花費在30到50美元之間。基于這一發現,加油站可以與附近商店、餐館聯手,在加油小票背面附上相關商店的優惠券。
這一舉措為這家發了優惠券的店鋪增加了客流。而這個人,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導了消費。
我們,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被預測、被引導、被動選擇,我們對自己的生活,還能掌控多少?
圖片來自網絡打開淘寶,它給你看到一堆你無法抗拒的誘惑(根據你以前的購物習慣,為你量身定制),你會不會因為它們的出現,而買了計劃外的東西?
打開百度,你看到了什么?會不會吸引你刷下去,以至于忘了自己本來是想要問度娘什么問題。
打開豆瓣,呈現在你面前的首頁,是“熱點”(別人都關心的),或是你的”痛點“(你以前瀏覽過相關內容)。
于是,無論你打開哪一家網站、app、社交軟件,無論是選擇視頻、游戲、讀書、購物,我們都已經”被決定“會買什么、玩什么、看什么。
只要你點擊頁面推送的任何目錄,都是在對方的預測之中行動。就好像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還在如來佛的手心里。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歷史、現在、未來,不過是時間的先后而已。
大數據時代的口號是“通過找出一個關鍵詞并監控它,我們就可以預測未來”。這種“預測”,其實是用你昨天的行為給你今天的活動范圍畫個圈,而你可能就把今天的時間真的用在了這個圈里面,于是,你的行為從無序性有了更多的有序性,你的未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畫上了界限。
當你的歷史已經被記錄,而你的現在已經被過去左右,未來或許就變成了一組可預見的數據。
2011年,當FICO的CEO宣稱“我們知道你明天會做什么”,我們根本無法相信。2018年,智能時代已經伴隨著大數據時代步步緊逼,我們才發現,他們真的知道。
他們不僅知道你今天的決定,還能替你作出明天的決定。
在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未來已來,以我們無力抗拒、無法不配合的方式。
圖片來自暴風漫畫但我們也不想總是被決定,被動購物傷錢,被動玩游戲傷身,被動選擇做多了,我們不是成了傀儡玩偶嗎?一行一動都在“數據庫”給我們畫的圈里。
反過來想想,為什么我們會依照他們的“預測”行動?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習慣性拿起手機,習慣性點進某家視頻app,卻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于是,能夠給用戶靠譜推薦的Netflix火遍了全世界,除中國以外。
點開購物網站,也許只是因為無聊,或者想以購物緩解焦慮。于是,能給顧客進行個性化推薦的亞馬遜,銷售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精準推薦。
當我們在互聯網隨意展示自己的生活細節,又那么容易被誘惑、被引導,就象紙片人一樣容易被畫像、被預測。
如果我們只有需要買東西,知道買什么的時候才去購物,對自己每天的讀書、看電影、交流聊天都有明確計劃,掌握了大數據的他們,就不那么容易支配我們了。
當我們按照自己的需要去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提升個人競爭力,變得多維度、立體化,就不再那么容易被畫像,我們才能從迷亂人心的海量信息里面獲得解放,做個自由人,而不是提線木偶。
未來是什么樣子,取決于今天的你。
我在這里舉的例子都是歪國仁的,我們是不是受到了更好的隱私保護?
我們清白做人,是不是不必在乎隱私泄露?
網站的推薦,你一般都會點開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