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的歷史上有沒有臥槽這都能犯的低級錯誤?
多謝邀請。
我始終認為影視劇不是科教片,若僅僅以娛樂大眾為目的,則主要審視的當是作品本身的故事性,而非苛責其科學性或嚴謹性。不過,即便再寬容,有時候觀看一些影視劇,礙于常識已經充盈于心,看到一些細節的怪模怪樣,仍難免在心中來句感慨。比如今天談及的清宮劇中男女演員造型。
情況要從馬景濤老師在《梅花烙》中的扮相說起!
姑且不說這《梅花烙》的劇情如何,但就馬老師的發型而言,拿到今天看都不乏時尚,若再蓬松些,馬老師及旁邊的小伙伴簡直可以模仿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了!
其實清朝人的辮子發展是有一個逐漸變大的過程的。從最早的金錢鼠尾辮兒,一步步演化為后期的“陰陽頭”。但無論何時,頭頂著濃密的黑發,兩鬢飄散著鬢角,都是不符合清朝法律的。早在順治元z年(1644),清政府就頒布了強迫漢族男子仿照滿族習慣的剃發法令,要求男人頭發剃去前額和四周,留存頭發編成辮子垂之腦后。那條令人脊背發涼的“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說辭即與這條強制性法令相關。因此許多清宮劇,特別是港臺清宮劇,盡管保留了辮子,但前額頭發沒有剔除,在當時也是頂風違法,又被砍頭的風險。
無獨有偶,許多清宮劇的女性法式也與歷史不符。比如《甄嬛傳》中孫儷老師的妝容,她的正裝照還是那么回事,另一張卻洋溢著“反清復明”的味道。真實的清宮里的女性發型絕不會那么梳!
早期旗人女子也是梳辮子的,辮子被盤在頭頂(東北巴拉人的女子把女真人早期的習慣——垂辮子,保留到了民國),清初孝莊太后的便裝畫像就是這樣。到了清朝中期開始,婦女盤頭上開始插花和首飾,而且首飾是越插越多。
民間女性的首飾比宮廷的還夸張,基本上是滿腦袋都是首飾了,比如民國時的這位滿族女性的這個頭飾,民間叫法是“大翻車”。
上圖這張黑白照中女子是一位滿族貴婦,她的頭飾是不是一下子讓你想起了《東成西就》中賤到極致的騷男“段皇爺”?
腦袋上面的東西越來越多,皇帝看了都迷糊,要知道那首飾都是帶長針的,萬一哪天掉下來,灌在皇帝的眼睛上,多讓人怕怕啊!皇帝終于忍不住了:
咸豐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諭皇后:
宮廷之內,樸素為先。朕看皇后及嬪、貴人、常在等,服飾未免過于華麗,殊不合滿洲規矩。是用定制遵行以垂永久。
一、簪釵等項,悉用舊樣,不可競尚新奇,亦不準全用點翠。梳頭時,不準戴流蘇、蝴蝶及頭繩、紅穗。戴帽時,不準戴流蘇、蝴蝶,亦不準綴大塊帽花,帽花上不可有流蘇活鑲等件,鈿上花亦同。
一、耳挖上,不準穿各樣花、長壽字等項。
一、耳墜只準用鉤,不準用花、流蘇等項。
一、小耳鉗,不準點翠,亦不準雕花。
……
咸豐四年二月十四日諭皇后、嬪、貴人、常在等:
從前二年十二月所降諭旨,尚有未備之處,茲再明白飭諭遵行。尋常所戴棉秋領,不準有花邊、絳邊、青緞邊。梳頭時,只準戴兩支花。若有戴三支花者,即應懲辦。
于是“兩把頭”成了婦女法定頭型。
一般情況滿族婦女會在平日里梳上圖那種插有“扁方”的“旗髻”,發髻豎在頭頂上,以區別漢髻(下圖中右側那種垂在腦后的發髻)。遇有節慶時,則改梳兩把頭。到了光緒、宣統年間,女子流行的頭型是燕尾式——大拉翅,配以“不”字型頭板,用金屬絲編的頭座固定在頭頂發髻上,中間是金色的頭正——“端正花”。《甄嬛傳》為年羹堯時代,那個年代,宮廷里的婦女本不該有光緒年間以后才有的造型。
差點忘了,時下很多清宮劇都是穿越題材。既然是穿越,誰知道這個穿越過程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插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