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郎已恨蓬山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出自唐代李商隱《無題四首(其一)》。
1、這句詩的意思
我就像古代的劉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遙遠;我所思念的人啊,誰知更隔著蓬山千萬重!
可說這是李商隱的一首艷情詩。寫的是女主人思念遠方的情郎,遠隔千里難相見。也抒發了男子對身處它鄉情人的刻苦思念之情。
2、作者寫這首詩的緣由
李商隱為會寫這樣一首詩呢?原來他在十五六歲的時候,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在這期間,他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戀,可是他們的感情卻不能讓外人明知。
所以,他只能以詩代情,并隱其題。李商隱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可以說很多都是描寫他兩人之間的思念的情詩。因此,這首詩也不例外。
3、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這首詩意思是:
說好的要過來,其實就是一句空話,此去便杳無行蹤。我在樓上等著你,一直到殘月西斜,傳來五更的曉鐘。因為別離而積思成夢,夢里悲啼,長喚難醒;醒來就匆匆提筆給你寫信,那急切的心情,還沒等墨磨濃信就寫完了。
蠟燭的余光,半罩著飾有金翡翠的帷幕;蘭麝的香氣,熏染了被褥上刺繡的芙蓉。我就像那古代的劉郎,早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遙遠;所思念的人啊,更是隔著蓬山千重萬重!
4、那么詩中的“劉郎”是誰?有什么典故呢?
“劉郎已恨蓬山遠”一句取自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遇仙女的典故。
劉晨阮肇是劉義慶的《幽明錄》中的一個傳奇故事。
漢明帝永平五年,會稽郡剡縣的劉晨、阮肇兩人一起到天臺山采藥,結果迷了路。
他們在山里困了好多日子,所帶的干糧也吃完了,兩個人饑餓難忍。幸好山里有桃子等野果,也有溪水喝,他們就靠這樣勉強度日,但也始終沒有走出天臺山。
有一天,他們正走著,發現了一條大溪。溪邊有兩個姿色妙美的女子,就像天上的仙女一般。
兩位女子見到他們笑道:“劉晨、阮肇你們倆可是來晚了。”
劉晨、阮肇一聽,非常驚訝,仙女們竟然知道他們的名字,好像是老朋友一樣,于是他們就跟著仙女們向前走。
仏女把他們帶到了一間瓦屋里,屋里掛著絳羅帳,帳角上掛著鈴鐺,上面金銀交錯,床頭還站著十個侍婢。
仙女們又請他們吃胡麻飯、山羊脯、牛肉,味道甘甜美味。
吃完飯,有仙女走進來,手里拿了幾個桃子,對他倆笑著說“祝賀我們夫婿的到來”,于是劉、阮兩人就與仙女結為夫妻。
過了十天,他們想要回家,但仙女們不讓,只好又停留了半年。
適逢春日,劉晨﹑阮肇更加思念家中,于是仙女們就叫來三四十個女子,奏樂送別二人,并給他們指出回家的路。
兩個人到家后,卻發現親人和鄰居都不見了,家中的房屋也變了,一切看起來是這么陌生。
這時有人來,說是他們的七世孫,還說祖上說他們兩個人去山里采藥,迷了路就再也沒回來。他們這才恍然大悟,這時已經過去了三百年時間了。
“劉晨阮肇”這個典故被后世的文人不斷寫進詩詞,“劉郎”和“阮郎”就成了“情郎”的代名詞。詩人李商隱也是借用這個典故,寫出了自己悵惘與思念之情。
5、如何欣賞理解這句“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詩人運用劉郎的典故,充分描寫了兩人想再相會的那種期望與遙遙無期絕望心情。也刻畫出了詩人所表現的相思、悵惘、憂愁的多重情感。詩人的“一萬重”更讓這種憂傷之情與苦悶更加突顯,也使得作品的主題情感更加鮮明、突出,引人入勝。
李商隱用這句“劉郎己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就是想告訴后人,當年的劉晨已經找不到回去以前仙女居住的路了,而我現在要找到你比當年的劉晨還要難,不管怎么說,劉晨最終還是有回家的路,但我去哪里找你都不知道。這種無奈、愁緒、怨恨、又有所期待之情表現的是淋漓盡致。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