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女孩日均作?
我是@成長新視點 ,分享問題看法。
序言:人生如戲,全憑演技。有爹的拼爹,沒爹的刨地。只能說,為了出名,為了獲利,可以無底線地造假,不要臉地炒作。
一、浙江詩壇神女有多神。天才來自于勤奮,不是炒作。岑怡諾,一個16歲浙江慈溪高一女生,擁有“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記者”、“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院院長助理”、“中國國際新聞網紹興運營中心副主編”等閃耀奪目頭銜。還是“如清麗瑯宇”和“宙超能量”品牌創始人,是全球華人青少年領袖讀書會的創始人。
她自稱一天能創作2000首詩、300首詞牌、15000字小說,11歲出版詩詞集,12歲寫小說,同時,出版了666首原創詩詞、3本書。
岑剛燦(化名岑岷峨),離異,岑怡諾的父親,是紹興到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紹興岷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的法人代表。
二、揭開神女迷霧畫皮。岑怡諾,在他父親的安排下,經常輾轉多地進行演講,舉手投足顯得非常老道。她介紹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志愿者們在村委書記岑炎權爺爺帶領下,真是歷經了千辛萬苦,我特別感動,非常心疼他們。因此,我把自己寫的書《岑怡諾詩詞666首》《煙花散漫橋人心》,以及爸爸公司產品‘如清麗瑯舒緩液’捐給了村里。”
應該說,但凡是一個思想正常的人,都會對這樣的介紹,感到太不可思議,造假也太沒有水平了。質疑幾個問題:
第一、寫詩造假:按照她一天2000首詩來算,一天24小時,不吃不喝不睡的情況下,平均43秒一首詩。正常人說話,有成熟的稿子閱讀,語速是160字/分鐘。對比她的情況,一首詩基本在100個字。
批駁點評:
1.字數不是問題,關鍵是作詩,不是信口開河,需要意境、神韻、語言美和富有內涵。如果是“我的天呀,有誰陪我玩,想干嘛,不要走”等等,不需要腦子就能算詩的話,估計,詩人們不是被罵死,就是被餓死,或者是羞死。
2.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一般是五絕、七絕、七律),但也不是經常干得出來;本人,也有七步成詩之能,不過也只是受環境感染,激發靈感才偶然可以。
3.這種高頻次地寫詩,明顯是吹的不能再吹了!脫口而出,侃侃而談,很多人都可以講幾個小時,不重復的故事和段子沒有問題。但是,這樣的人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社會經驗積累,并且具備超強的語言組織能力!
如果,是連續24小時不停地講,沒有任何人做得到!何況是寫詩?
第二、出書造假:網上流傳她的《雷霆戰警》和《好父親》兩本書,上面都打著“中國人民出版社”。他的父親表示,都是自己出錢印刷,送給親朋好友,根本就沒有對外發行。
經查,目前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有“人民出版社”,但查不到“中國人民出版社”。這就類似于,很多的野雞大學、野雞組織機構的搞法了。
批駁點評:
1.家長如想給孩子留下紀念,把他們從小學寫的作文,不管質量多好,都匯總起來,印刷成書,就像從小長到大的相冊一樣,也未嘗不可。
2.可是,他們在書上使用了“中國人民出版社”,就屬于典型的有意識造假行為,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無論,這個書去向哪里,都是明顯的是欺騙對方,甚至是有意識的想騙取對方的什么東西、支持或資金!
第三、典型傳銷式演講:她的一些演講,根本就沒有內涵、正能量,只是像微商、傳銷組織老師講課的樣子,煽動觀眾情緒,在臺上手舞足蹈,說“yes”,“希望月入2萬舉手”、“月入20萬鼓掌”、“認識岑怡諾,成功不會犯錯。認識岑怡諾,你將魅力四射。”用激情調動臺下的氛圍,用音樂來感染現場調動氣氛。
批駁點評:
1.為了鍛煉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及社會交際能力,現在有很多培訓機構對小孩子進行培養,這本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組織個宴席、生日活動,當個臨時主持人,都可以鍛煉孩子的舞臺能力。
可是,他的父親都是有意識地讓她參加一些商演,特別是有的活動是他出錢組織的,純粹是為了包裝而包裝。這種情況,與當年“浴室門”干露露出場,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2.演講最主要的特點,是語言流暢、緊扣主題、表情豐富、應變靈活。演講者,除了能夠對于指定的演講稿,可以用豐富的表演脫稿,更多的時候,在自我臨場發揮。而不是,純粹依靠音樂、肢體動作造勢,空喊煽動性語言的拙劣表演。
第四、品牌創始人造假:“如清麗瑯宇”和“宙超能量”的品牌創始人身份,查詢工商資料發現,兩個商標分別屬于紹興到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紹興岷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駁點評:這種造假,沒有多高明的手段,只是在注冊商標時的一些資料里面,把她的名字加上即可,本人任何事情都沒有參與,也無所謂。這種做法,無非是給她裝門面,顯得有水平、有能力而已。
這種造假,雖然短期內對社會沒有多大的害處,但是它的長期危害性不可小視,其重點是對他人的欺騙性危害。
三、人為制造“神童”目的何在。最近,社會上有幾起人為制造虛假神童的事件。其中,最突出的是青創賽第34屆賽事小學組競賽中,一篇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作品。該項課題去年獲得了全國賽事三等獎,獲獎類別屬于生命科學。獲獎者是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指導老師為呂冬梅、馬清。
最終,被網友查出,他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搞腫瘤信號轉導課題研究的。在舉報后,他的父親已經發出道歉聲明獎勵也被撤回。
社會上,頻繁出現制造假“神童”身份,主要有幾個目的:
1.提高孩子的名聲,對升學、錄取及今后的工作有巨大的幫助支持,可以證明他有別人不具備的能力。
2.獲取不當利益,這方面就可能涉及很多,比如專利費、設計費、發明費、代言費等,年齡小的和成人畢竟不一樣。就像一些網紅一樣,人有了名氣,自然會有人找上門。
3.獲取宣傳轟動效應,家長如果有企業和自有品牌的,可以無形中為自己造勢,帶來巨大流量。
四、人造“神童”的社會危害。無利不起早。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定的目的性,即使是無意識的,也會存在潛意識的目的。人造“神童”的目的,就是沖著名、利而去,沒有名利,根本就不值得追逐和費精力。
這種人造“神童”,與古代的“傷仲永”不是一回事。仲永是有真才實學,與當年北京的一個小京劇童星類似,但是,他們都在父母的一味逐利驅使下,不給他休息、調整、學習和成長機會,而讓孩子最終走向了不歸路。
人造“神童”的父母,一般都有一定的社會背景和經濟能力,本人也在一定的鍛煉下,具有一些優于其他孩子的能力,但更多的是刻意培養,而不是科學培養和引導。
因為,他們的父母初衷就是沖著名利而去,所以會用一切的炒作手段、培養手段,朝著最能煽動人、最能打動人、最能迷惑人,而且不會明顯地是違法犯罪行為。
說到底,就是打的法律擦邊球,走的灰色地帶,進而獲取高額的、不可告人的名與利。
結語:國家有必要對文化、科學等領域的造假,更加細化打假工作,提高懲處范圍和力度。特別是涉及人造“神童”的不良行為,它所帶來的社會危害,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大多數人上了他們的當而不自知。同時,還會助長歪風邪氣,使那些真正著力于工作人的積極性、待遇受到不公平。
文化,是一個社會文明和進步的主要力量,只有正能量,才有利于推進社會、民族和國家的發展進步!一切虛假,皆為可恥!
教育孩子,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有意識地弄虛作假,只會毀了他們的心智,無益于他們的成長。@情義無價品歷史 @成長新視點 歡迎點評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