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都是古代文人嗎?
感謝邀請。戴望舒是近代詩人,一首《雨巷》,可說盡人皆知。似乎沒有再細說的必要。
那就說一說范仲淹吧。
范仲淹,以他的生命,告訴了國人,“儒”這個字應該怎么寫宋代之前,良醫寥寥無幾,一般人數得出名字的只有張仲景和孫思邈。那是因為在古代,“醫卜星相”并列,是下賤的職業,誰也不屑做。
可是宋代之后,名醫迭出:金元四大家、李時珍、喻嘉言、葉天士……這是因為在宋代,有個人說過一句話,這句話影響了天下的儒生,“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一千年間,無數的讀書人在科舉失意后,不再是一根筋地苦讀求“范進中舉”,而是轉身,走向了《黃帝內經》,走向了濟世活人。
這個人,就是范仲淹,一個北宋士大夫階層中真正的儒者。
他貴為大宋宰相,可死的時候,一家人已貧困到借住,兒子們也無法全部出現在葬禮上,因為褲子不夠。
他是個文人,卻被當做中華人格的典范。中國最受尊敬的家族,除了曲阜孔家之外,就是范仲淹的子嗣。
要了解他的文風,就要先了解他作為大儒的一生。
公元989年農歷8月29日,一個男嬰在河北真定呱呱墜地了。還不到兩歲,男嬰的父親便染病而死。孤苦無依的母親謝氏,無奈之下改嫁給了一個小官朱文翰,從此,這個原名范仲淹的孩子改名叫“朱說”。
朱文翰是個耿介的好人,他和謝氏悉心地撫養這個孩子,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還給予了良好的教育。年幼的朱說,經常獨自一個人坐在書齋中,深思“忠君報國”、“仁愛恕人”的道理。
12歲那一年發生的事,在朱說心里刻下了刻骨銘心的傷痕:遼軍進犯了!遼軍如何殺人屠城,如何兇殘,宋朝軍隊如何節節敗退不堪一擊的傳言,飛遍大街小巷和村落農舍。縣城的人們拖家帶口,多半往深山里逃。朱氏家族的長輩們倉促組織,扶老攜幼,也跟隨著向西南山區方向逃難。前腳剛走,后腳遼兵就殺過來了。待到遼軍撤退,大家回到縣城,眼前已是滿目瘡痍、慘不忍睹。百姓們原本貧困卻安定的生活,剎那陷入痛苦的深淵。
少年時代的朱說想不明白,朝廷的軍隊為什么保護不了民眾?遼國的騎兵又怎能深入到大宋疆域的內部來騷擾?
保家,衛國,卻寇!他就這樣奠定了志向,從此廢寢忘食苦讀,希望為國家擔負起自己的一份力量。幾年過去了,他幾乎讀完了縣里所有的書籍,漸漸不能滿足求知欲。
一個偶然機會,他獲知自己原是范家的孩子,這些年竟是由繼父帶大。傳統中國的宗族思想極為嚴重,不能回歸祠堂是丟人的事。他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不顧繼父和母親的勸阻,毅然脫離了朱家,決心求取功名,以后再來贍養母親。
從這一天開始,朱說變回了范仲淹。
1011年,23歲的范仲淹來到南京應天府書院,這是宋代最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可免費求學,范仲淹借宿在寺院中,開始了苦讀生涯。他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后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腌菜,調拌于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后世便有了劃粥斷齏的美譽。有同學是南京最高長官之子,同情他苦讀,送來一桌大魚大肉改善生活。結果范仲淹一筷未動,飯菜全部放壞,因為他害怕自己一旦習慣了佳肴,以后再也咽不下硬粥和咸菜。
一簞食,一豆羹,居于陋巷,不改其樂。
數年之后,范仲淹對儒家經典——諸如《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等書主旨,已然堪稱大通。吟詩作文,也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1015年春,范仲淹通過科舉考試,中榜成為進士。從此,他開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在泰州海陵西溪鎮(今江蘇省東臺縣附近)作鹽倉監官時,他主持修筑了延綿數百里的海堤,從此不再有成千上萬的百姓因受災而流離失所,而往昔被迫遷徙的災民,又扶老攜幼返回家園。人們感激他的功績,都把海堰叫作“范公堤”。興化縣不少災民,竟跟著他姓了范。
在主持應天府學的教務時,范仲淹搬到學校居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時刻表,按時訓導諸生讀書。
夜晚、清晨,他還經常深入宿舍,檢查和責罰那些偷閑、嗜睡的人。每當給諸生命題作賦,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試題難度和著筆重點,使諸生迅速提高寫作水平。他曾用私人積蓄接濟一個遠道而來求學的貧困書生,十年之后,這位書生成為了德高望重的“泰山學者”,授徒無數……在他的努力下,應天府學的教學面目煥然一新。
在當上專門評議朝事的言官——右司諫后,范仲淹便有了操不完的心。江、淮和京師鬧蝗災,他操心,請中央派干部下去檢查災情,皇帝不回應,范仲淹居然跑到皇帝那里說:“要是宮中半天吃不上飯,皇上您感覺會怎樣?”既然你這么操心,你就自個去。
他真的去了,一到地方就開倉放糧,免除茶稅、鹽稅。朝廷搞點樓堂館所,要建太一宮和洪福院,在陜西伐木,他操心,擔憂會“破民產”,上書朝廷說此舉不“順人心”,不“合天意”,希望停止。雖然說了也白說,但仁宗不得不給了他一個“忠”的年終評語。
皇帝寵愛兩位年輕的美人,打算廢皇后,連這他也操心——他知道“家務事”背后藏著深刻而虬結的政治糾紛!于是率領數名不怕死的官員闖進宮中,手執銅環,叩擊金扉,隔門高呼質問:“皇后被廢,為何不聽臺諫入言!”第二天就被貶官外派。
好朋友梅堯臣告訴他,他屢次直言,都被當作烏鴉不祥的叫聲,拴緊舌頭吧,只管翱翔高飛。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靈烏賦》,稟復說,不管人們怎樣厭惡烏鴉的啞啞之聲,我卻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五十歲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調到潤州(今江蘇鎮江一帶)和越州(今浙江紹興一帶)作知府。這時,一樁重大事件震動了全國,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西夏入侵了!戰火,硝煙,民不聊生。
發已半百的范仲淹,陡然想起少年時代經歷過的遼兵犯境。一定要阻止這一類事情再次發生!朝廷措手不及,大臣們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團,宋仁宗也舉棋不定。而三十余年邊防不修,士卒未經戰陣,加上宋將范雍無能,延州北部的數百里邊寨大多淪陷。
這時,范仲淹自告奮勇要去守邊關,于是被派入軍中當了副帥。五十二歲的范仲淹趕赴延州,全面檢閱軍旅,并實行了認真的裁汰和改編。他從士兵和低級軍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將,由當地居民里選錄了不少民兵;又開展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大公子范純佑,奉命冒著箭雨在前線修建堡壘。
漸漸的,鹿延、環慶、涇原等路邊防線上屹立起一道堅固的屏障,失陷的邊城也被他一一奪回。邊關人民都感激地稱他為“龍圖老子”。
領軍在外,秋風呼嘯,駝馬長嘶,不免有王維筆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空曠凄涼。邊聲號角,擂鼓鳴金,喝退了蠢蠢欲動的強敵,也喚醒了一個文人的詩魂。他揮筆寫下《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在他的苦心經營下,邊境局勢大為改觀。這時,西夏國內出現了各種危機,西夏向宋朝投誠者陸續不斷。終于,1044年,雙方正式達成和議。宋夏重新恢復了和平,西北局勢轉危為安,范仲淹松了一口氣。
暮春時節,西北郊野的鮮花才剛剛盛開,而江南已繁花凋零了吧。他寫下一首詩,“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見花;將軍了邊事,春老未還家。”
回到京城中,急于勵精圖治的宋仁宗招來范仲淹,讓他起草改革條例,打算實現“新政”。范仲淹認真地起草了,一共十條:嚴明官吏升降制度,嚴密科舉制度,厚農桑,均公田,減徭役等等。可是,所有的新政都會觸及原有上流階層的利益,不過兩年,宋仁宗便在各種勢力要挾下退縮了,“慶歷新政”流產。
這年冬天,范仲淹已經近五十八歲了。和他一起起草新政的朋友們都被貶了:富弼已貶至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歐陽修貶去滁州(今安徽省滁縣等地),滕宗諒貶在岳州(今湖南省岳陽一帶)……
好在,他們都是胸懷大志、內心開闊的人。在滁州,歐陽修寫出了著名的《醉翁亭記》,而在岳州,滕宗諒修建了岳陽樓,邀請范仲淹為之作記,于是有了千古聞名的《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052年五月,操勞一生的范仲淹在任上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四歲。
當過副宰相,天下知名,眾人欽敬,可是誰也沒料到他家里會如此貧困。他的積蓄盡數接濟了他人:平民百姓、貧窮士子、宗族學堂。一家人貧病交困,僅借官屋暫棲,略避風雨。家里窮到四個兒子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誰出門誰穿,竟至于沒有一套體面衣服給父親入殮,“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
可是沒關系,朝野上下一片哀痛,連政敵也啞然無聲。而他擊敗過的西夏,曾照顧過的甘、涼等地的各少數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眾舉哀,連日齋戒。他從政過的地方,老百姓紛紛為他建祠畫像,數百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哭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