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東籬是什么意思?
自從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吟出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歷代文人就把菊端放在了自己心中,將菊種在了東籬之下。菊已不僅僅是陶公的菊,這東籬也不僅僅是陶公的東籬了。菊花滿山野,東籬最高潔。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便傳誦至今,“菊” “東籬” “南山”逐漸和隱逸情結掛上了鉤,而菊花更是和孤標傲世的隱者、高士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孤高遠俗精神的一種象征。如此,自陶翁始,菊花便得了“花中隱士”的美譽。
在他膾炙人口的詩篇《飲酒(其五)》中,悠遠的南山、繞轉其間自由飛翔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田園畫,東籬下那疏疏落落的幾株菊花讓隱居的詩人體會到令人陶醉的悠然和恬淡。這份悠然恬淡不僅感染了陶翁,也深深打動了懷揣隱逸之夢的后世文人,被他們反復吟詠化用。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將籬的田園之美推向極致,也在中國文學史上創造了 “菊籬” “東籬”兩個文化內涵豐富的詞語?!熬栈h”形式的出現,標志籬笆與花草的組合形式登上歷史的舞臺,這種組合搭配不僅提升了籬笆美觀,更豐富了其文化內涵,使籬笆不再僅僅是起防衛與分離空間作用的死物,而成了一個洋溢著濃厚文化氣息的活物。
魏晉南北朝時期“菊籬”代表著文人雅士們隱居田園、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這一時期戰亂頻仍,門閥氏族之間傾軋爭奪激烈,文人一旦卷入門閥氏族斗爭的旋渦,常常惹來殺身之禍。因此部分文人不愿與腐敗的政治同流合污,隱居山林,任憑自己一身才華無處施展,滿腔熱血無處宣泄,制一道籬笆圍一方天地,棲身之中,將門閥斗爭、爭權奪利種種污濁阻擋在籬笆之外,享受恬淡幽靜、親近自然的田園生活。
菊花本就象征不隨流俗、潔身自愛的情操,又與起防護作用的籬笆相結合,更表明了文人隱士保持本心,不受外界黑暗干擾的決心。這時的菊籬不再是單起防御作用的圍障,而演變為文人士大夫用來彰顯其不與世俗合流、默默無聞、保持高尚品格的旗幟 。魏晉以后菊籬文化得到了繼承和發揚,滲透到鄉村百姓家,催生出一種以菊籬結合為特點的田園文化。
“鳥雀依茅茨,藩籬帶松菊”這句詩出自杜甫《赤谷西崦人家》,全詩為“躋險不自喧,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氣暖,徑轉山田熟。鳥雀依茅茨,藩籬帶松菊。如行武陵暮,欲問桃花宿”。
歌描寫的是詩人路過西崦村看到村里鳥雀相鳴,編籬種菊一片祥和的景象,以為誤人了陶淵明詩中提到的武陵源,連忙問世外桃源的位置。整首詩中最能表現悠閑自得、寧靜祥和田園生活的就是“鳥雀依茅茨,藩籬帶松菊”這一句,飛累了的麻雀依次落在屋檐上閉目養神,種在籬笆旁的菊花隨風搖曳,西崦村籠罩在一片安謐悠閑的氛圍當中,與《桃花源記》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時的菊籬內涵進一步擴展,它不僅代表著文人雅士的高尚品格,更代表著普通百姓對安寧生活的向往,成為田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暫且不論東籬在哪,但陶公的東籬,成了歷代文人心中的東籬,東籬成了特指的名詞,東籬就是種菊的園地。東籬讓菊生長,可菊也成就了東籬。
首先是唐代楊炯在《庭菊賦》中有“憑南軒以長嘯,坐東籬而盈把”的詩句。如果說此時的東籬還屬于陶公的,那么宋代柳永的《玉蝴蝶·重陽》詞“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游”中的東籬,已有柳三變之色彩了。詞中只見東籬,不見菊花。但重陽之時,怎無金甲?東籬與菊已融為一體。只要東籬在,可聞菊花香。東籬成了柳郎飲酒賞菊的歡游場。
東籬是種菊的地方,它容不得雜植其他。即使是桃之夭夭、李之灼灼都不在其中。李清照的閨怨詞《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此時的東籬已不是荊棘橫陳,雜草叢生,而是詞人“人比黃花瘦”的愁緒寄托所在,東籬成為她情感的棲息之地。
陸游卻不然,他將東籬據為了己有。他在《東籬記》中寫道:“放翁告歸之三年,辟舍東衢地,……插竹為籬,名之曰‘東籬'。”在《讀呂舍人詩追次其韻》中寫道:“言歸鏡湖上,日日醉東籬?!辈⒓幼宰ⅲ骸皷|籬,予小圃名?!睎|籬竟成了宦游之子歸鄉后開辟的一塊田園凈土。
再后來文人在詩詞中用東籬,就像在自家園子里摘菜,隨心所欲。東籬與菊形影不離了。如明朝的馮惟敏有曲詞“恰東籬勸插黃花,又南浦催斟綠酒”。清朝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中寫道:“進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睎|籬和菊已得了人的靈性。
《紅樓夢》中的《問菊》,為海棠詩社林黛玉所作菊花詩的一首,同樣深受陶詩影響。用“東籬”指代菊花,以菊喻隱士。很明顯、曹雪芹以林黛玉的名義作此詩,是結合了她的性格、命運有所暗示的:在詩中,林黛玉以菊花自比,雖是問菊其實是在問自己:菊花不甘茍兮流俗,以清高亮節自守,卻不知將偕誰共隱?花季已過,遲遲不開,盼等的又是什么?暗示詩人自己孤傲高潔的個性和不為世俗所容的命運。在這里,菊花已經成為詩人借以自表品格的象征。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從東晉以來,“東籬”在文人心中扎了一千余年的根,它隔開了世俗的紛爭,官場的虛偽。在東籬中,文人墨客精心呵護一種瘦瓣如恥的植物,那就是素雅傲霜的菊。是家園里有氣節的花。“東籬”是文人的精神家園,菊是家園里有氣節的花。
南山之側,云霞織錦,草樹成蔭,日夕入幽谷。東籬之下,一簾清風,幾處閑田。生活,是如斯簡單,如斯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