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熟女精品熟女A片视频小说,日本av网,小鲜肉男男GAY做受XXX网站

傳說中的沈陽北陵地宮有什么秘密

傅智翔2年前29瀏覽0評論

傳說中的沈陽北陵地宮有什么秘密?

關于北陵地宮的傳言是最多的,皇太極就安葬于此。

作為沈陽人,我經常去北陵。本地人都知道,北陵公園如今是對外開放的公園,門票只要6元就可以進入。但是,想要進入北陵內部核心區域的清昭陵需要再花50元。說句實話,北陵內部的清昭陵我長這么大,去的次數屈指可數。然而,北陵所有的秘密大部分都在這里面。

在北陵隆恩殿后,就是寶城了,皇太極的梓宮就在寶城的地宮中。關于沈陽昭陵中暗藏地道、可以直通地宮的傳說流傳很廣,媒體上也曾有過報道。

轉過隆恩殿,可以看到和東陵相似的二柱門和石祭臺。所謂“相似”也只是從大體上來講,在細節處,昭陵的二柱門和石祭臺有自己的特色。

就拿二柱門來說吧,兩根石柱上雖然也各立著一只“望天犼”,但與東陵不同的是,這兩只犼都用鐵鏈鎖住了。傳說,當年石匠在雕刻這兩只望天犼的時候,不慎將食指砸破,鮮血濺在石獸上,沾上人血的石獸又受日精月華,最終成了精,經常跑到外面去溜達,還有人曾經在渾河邊上看見過他們喝水。皇帝知道了非常生氣,下令將兩個淘氣的石獸用鐵鏈鎖起來。關內清陵二柱門上的望天犼總是面面相對,而昭陵中的望天犼卻面向地宮的方向,據說,這是皇帝有意這樣安排,讓他們向太宗皇帝道歉呢。

石祭臺是大祭時皇帝或恭代祭祀的王公在此舉哀和獻奠酒的地方。有人說,地宮入口處在石祭臺下。傳說,康熙六十年雍親王恭代謁陵時,還曾“啟視此門”,進入到地宮之中。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按照當時的禮制,石祭臺一經設立,永世不許挪動,雍親王根本不可能在這里開啟地宮。

二柱門和石祭臺背后,就是昭陵寶城了。寶城城門上有一座明樓,明樓中樹立的石碑叫“圣號碑”,上面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刻寫皇太極的廟號和謚號。皇太極廟號為“太宗”,謚號有25個字,一般簡稱為“文”,所以大家在清代史籍中看到“太宗文皇帝”,指的就是皇太極。

1937年,昭陵明樓遭雷擊起火,圣號碑也被燒得裂開一條大裂縫。“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得到消息后,痛不欲生。本來溥儀在幾年前祭陵時就受過刺激,此時聽說昭陵圣號碑被毀,更是覺得這是祖先對自己的不滿,于是下令一定要修復。直到1939年,明樓才重修好,可圣號碑卻不能更換,只得用一個鐵箍將碑體箍住,“以免傾圮”。

傳說,每逢陰雨天昭陵圣號碑的背后,會浮現出一幅麻姑獻壽圖。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時任“三陵承辦”的馮德麟有一次到昭陵巡視,聽說了這個傳說,于是他站在圣號碑后看了半天,卻什么都沒看到。馮德麟是土匪出身,仗著是張作霖拜把子哥哥,一向專橫跋扈,這回怎么也看不出麻姑獻壽圖,不由得怒從心頭起,干脆找來一個畫師,在圣號碑背后真的畫上了一幅麻姑獻壽圖。后來圣號碑被焚燒,這幅荒唐的“大作”就再也看不到了。

其實“神碑幻影”的傳說,在福陵和昭陵都有。特別是昭陵之中,不但圣號碑能出現幻影,大碑樓中的神功圣德碑也出現過。“兩陵背后生神像,可入陪都志略篇”說的就是兩陵這一共有的奇觀。

穿過明樓下的門洞,就進入到昭陵的月牙城中。昭陵月牙城與福陵的一樣,只不過月牙城正北面的影壁有所不同。昭陵的影壁上鑲有花瓶和九朵牡丹花的圖案。傳說,在這幾朵花中,隱藏著一個按鈕,觸動按鈕之后,地宮的大門就會打開。如今到昭陵游覽的游客都會聽到這個傳說,照壁上的九朵花也不知被多少雙手摸過了,但地宮的大門始終沒有被打開過。

很早以前,就傳說稱昭陵有一條暗道,可以直通地宮。有人說,這條暗道的入口,在明樓下門洞以北大約兩米左右的地方。如今這個地方覆蓋著石板,下面是否真的有一條暗道誰也不能確定。不過,昭陵暗道的傳聞可不只這一個版本。在這里我歸納了三個版本。

版本一:一只狐貍的故事

1963年深秋,北陵公園管理所的一位工作人員在陵寢西側風水墻外的樹林里巡邏。突然發現不遠處臥著一只狐貍。狐貍發現有人靠近,一下子鉆到旁邊的一個樹洞里。這名工作人員找來同事,往樹洞里灌水,想把狐貍逼出來,可是卻發現這個樹洞根本灌不滿。于是,他們刨斷樹根,沿著洞口往下挖。他們挖了大約有1米多深,發現下面有一塊大青石板,揭開石板一看,底下是一個磚砌的暗道。

這一發現非同小可,兩人趕緊上報。有關部門也覺得事關重大,不敢輕易做主,暫時將這個洞口掩蓋起來。兩年后,有關部門組織了一支三人探險小隊,探查這條暗道。進入洞口他們發現,這條地道高約1米,寬約0.5米,有動物的骨骸四處散落。爬了一百多米后,他們面前出現一個更窄的岔道,前面又被三根直立的石柱擋住了去路。石柱很粗壯,每根石柱高0.75米,寬0.15米,間隙只有0.1米。石柱樹立得十分牢固,他們再也無法前行,因此決定暫時撤回地面再想辦法,可是進去容易回頭難,他們發現在這樣狹窄的空間里很難轉身,三人不久就完全動不了了,卡在洞中。地面人員只得估算他們行進的距離,在路線上又挖了一個大坑,總算把他們三人挖了出來。

通過這次地下探訪,文物考古部門認定,這條“暗道”是北陵陵寢排水工程,并非是傳說中直通地宮的暗道。雖然有人質疑,既然是排水道,為何洞中不見流水的痕跡?盡管爭議很多,有關部門還是慎重起見,把這個洞口封閉了起來。此后,在昭陵周圍還數次發現過暗道的蹤跡,但是都被確認是排水道。

版本二:張承健老人在1949年發現暗道?

1949年秋季的一天,年輕的張承建和兩名東北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前身)的專家、一位84歲的高齡老人一起開始了北陵暗道發現之旅。那位84歲的老人留著大胡子,雖然已經耄耋之年,他的身體依舊十分硬朗。他自述自己是瓦匠,在1909年曾經參加過北陵的維修,進入過暗道,并且看到暗道里亮著萬年燈、懸掛著幔帳、豎立著牌位。

當即,張承建三人在老人的帶領下乘坐英國產的毛比勒敞篷轎車,到了北陵,因為北陵神橋前面有很多方石攔路,汽車不能繼續前進,于是四人下了車朝著北陵里面走去。到了隆恩門、繞過隆恩殿、穿過大明樓下門洞,那位84歲的老人停了下來,指著門洞北面大約兩米的地方,說這里就是暗道的“門戶”,當時,那地方正中嵌著一塊鋪地石板。兩位專家愣了一下,思考了很久,說,這事情太重大了,我們還得層層向領導匯報。于是四個人又乘車離開了北陵。至此,他們再也沒有去真的撬開石板,進入暗道探究——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那么,那老人口中的暗道“門戶”真的可以抵達地宮么?還是老人信口開河胡編亂造的?時至今日,那位當年的瓦匠早已塵歸塵土歸土,我們無法從他口中知道真假了。只能依據經驗來判斷。

有的專家認為,如果真有這么一條暗道,那么這暗道很可能是北陵墓道的入口,因為河北清東陵乾隆帝陵就是這樣的制式。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這不可能是北陵進入地宮的墓道,因為清代墓葬的墓門,一般就在正前方,那么北陵也應該是這樣。另外,根據現有的史料記載,北陵自從建陵以來,陵寢從來沒有打開過,從北陵墓門的完好程度看,它應該從未遭到過破壞。

版本三:1997年,北陵再次發現暗道蹤跡?

1997年4月間,沈陽市修建“大二環道橋工程”過程中,在北陵再次發現暗道蹤跡。

陵寢東紅門外100余米,大二環路段,施工人員正在挖掘土方、揮汗如雨。突然,一個青墻砌筑的暗道端口呈現在他們眼前。其中有人想起了這些年稍微冷卻的昭陵暗道傳言,于是趕緊匯報給了文物管理部門。

很快,考古人員來到了現場,發現這道暗道走向為西高東低,該暗道從東紅門向東延伸約300米后又向南折下坡,暗道建筑結構與1963年在陵寢西側發現的暗道基本一致。因為正在施工中,這暗道很快被回填掩埋。

不過,這結論頗讓人有些失望,考古人員推測,這暗道其實是北陵排水工程,1963年發現的暗道也是,專家表示,北陵地下有一整套完善的排水系統,這是三百多年前修建北陵時,建筑設計者們對陵寢排水問題所做的周密安排,現今發現的這兩處“暗道”應該說只是它整個排水系統的一部分。北陵陵寢建成已三百多年,三百多年來排水一直通暢,很少有積水現象,這對陵墓建筑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是當年昭陵建筑師們精心設計的結果。

昭陵直到現在一直未被考古發掘,暗道之謎也始終沒有解開,這也讓昭陵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至于皇太極的地宮到底是什么樣,如今也是眾說紛紜。傳說昭陵是“疑冢”“空冢”,但是都沒有什么根據,只是傳說而已。

地宮上的封土被稱為“寶頂”,乾隆時仿照永陵,在寶頂上栽種了一棵大榆樹。相傳,修寶頂要用“童子夯”,就是在夯土時,選十歲左右男童在土上踩踏,邊踩邊砌。夯土中據說加入了稠黏的糯米湯,冷卻后十分堅硬。另外,寶頂表面還要抹上白灰,使它光潔堅固,不受雨水滲透和沖刷。

走過歲月,今天的昭陵已是世界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我們今天漫步在昭陵之中,不僅能看到壯觀雄偉的古代建筑、美輪美奐的傳統工藝,更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文化的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