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PU后面的那些英文都是什么意思?
何止CPU啊?整個電腦行業如此紛繁復雜的型號往往令人摸不著頭腦,不過搞明白這些型號不過三點而已,快隨小布來吧:
一、代次IT行業必然是個理工男、科技男聚集的地方,所以這里沒有那么多潤色與浮夸,他們嚴格、死板的不斷更新和提升著硬件的能力。
所以新產品一定比舊產品有提升,“買新不買舊”這句話是對的。
但是提升多少可就不一定了,我們可以按大致1.3倍估計。
比如Intel產品的更新被網友戲謔為“擠牙膏”,意思就是他每代產品的性能提升不過1.15倍左右。
再比如如今的nVidia GTX1000系列顯卡火了,就是因為他比上一代的顯卡提升了1.5倍以上的性能,這已經屬于相當有良心了。
代次的命名方式如下第一位代表代次——
比如intel的CPU:
i5-2500,i5-3570,i5-4590,i5-6500,i5-7500,代表第二代到七代的產品。
再比如顯卡:
nVidia GeForce GTX280,480,580,680,780,980,1080。
無論是什么配件,型號編制如果到頭了,常規方法就是三位升四位,四位到頭再回到三位。比如曾經的9400GT顯卡升級成為GT140,把GT放到了前面,ATi的顯卡也是HD7850到R9 280再到R9 380等。
最后,為了直觀起見,這里直接給出縱向Intel七代CPU間的性能差距,你看網友們稱他為“擠牙膏”其實一點不算過分:
再看nVidia新舊產品對比:
(當然了,雖然上述單一的測試成績并不能代表真實性能,但放在這里看到一個大致趨勢還是有足夠參考價值的)
二、高低端產品那既然新上市的產品性能翻了1.3倍,那一定具有著統治性的優勢了唄?
其實不然,所謂無奸不商,在同一代產品中,高低端產品的性能差距大約在3倍!
所以,“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多年以來依然是適用的。很多時候(舉個其他IT行業例子更為顯著)比如Nikon的D7200上市后,因為相對D7100的提升過于微弱,而7100因為是舊產品又迎來了大幅度的降價,所以反倒形成一種“新產品上市卻造成舊產品銷量火爆”的尷尬局面。
這在組裝機行業雖然不至于,但就拿今天來說,i7最新的7700K依然趕不上4代4960X的性能這種現象卻是組裝機行業長期存在的。
高低端產品的命名方式如下:比如Intel的CPU:
第二位代表等級,比如7700是高端,7500是終端,7300是低端,當然價格上也是數兒越大越貴。
顯卡方面也是一樣:
比如nVidia GeForce GTX1080是高端,1070/1060是中端,1050則是低端。
好了,學會了以后,我們做個練習,GTX1070和RX480哪個強?
哎,這兒就開始坑爹了,480已經是ATi當下的最高端了,卻賣1500多塊錢,比nVidia更低型號的1060都便宜(根據顯存不同賣1500-1999不等)看起來十分誘人,1070不但不是nVidia的最高端,居然還要價2999,這不坑人嗎?
哎!這里您就要記住了——不同廠家的高低端不能拿來對比!
這1070要高出RX480好幾條街,1060在理論測試上都不輸480,實際應用上更是超越。所以還是得相信“一分錢一分貨”。
最后拿出一個高低端產品性能的對比,可見無奸不商!
三、組裝機都需要什么最后,組裝機都需要什么呢?隨著科技的進步,VCD解碼卡、網卡、聲卡全都集成在了主板上,如果不玩游戲,甚至顯卡都集成在了CPU里,偌大一個機箱,你需要的其實只有:
主板(所有東西插在主板上),
CPU(電腦的大腦),
內存(馮諾依曼架構中需要存儲臨時數據的地兒),
硬盤(存儲你需要的數據),
機箱(這玩意水深,價格差距大,要小心)
電源(這玩意價格不是很多人知曉,可以提前查查)
加上外設:比如顯示器、鍵鼠、音箱就齊了!
是不是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