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20萬用來創業?
我會將自媒體、文創、電商與日用消費品(含快速消費品)的批發、零售結合起來做,簡單說下理由:
一,自媒體、文創
在進入社會后,因為不知道什么適合自己,我一直換工作,這是大忌,更要命的是,我還常換行業,這種行為讓我對哪個行業的了解都比較膚淺。
后來,通過職業性格測試,我了解到自己更適合想象、創意、研究、寫作、策劃類的工作。
寫作小說、自媒體,包括拍短視頻,恰好符合這些特點。
一篇文章、一個視頻、一部小說可能會有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人看,這比傳統企業在大街上發單頁的效率高得多。
寫作小說(包括兒童故事)剛開始沒經驗,可以先到小說平臺練練手。
有了一定創作水平,再離開平臺,將合適的作品自行發表,因為平臺會簽約作品版權,讓我不方便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創IP。
有能力后,我會將作品錄制成音頻、做成短視頻,以短劇的形式展現出來。
類似一禪小和尚、豬小屁,但每集之間是有上下關系的。
版權屬于自己,將來才有可能從游戲、動漫、影視中獲取更多收益,甚至周邊產品也能給自己帶來收益,比如玩具、服飾、書籍等等。
有自己IP的時候,更要把私域流量做起來,也要利用IP制造自己的商品品牌。
運營的自媒體、短視頻賬號有了一定知名度和粉絲積累,再加上推薦算法的加持,就有了部分潛在顧客群。
二,電商
如同貨物進批發市場、商場、超市、商店一樣,電商也是很多企業的標配銷售渠道,做生意不能局限在某個區域,要做就做全國的,甚至世界的,因此,必須做電商。
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不同。
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傳統電商平臺開店,主要是為了賣貨,大家是利益關系,商業化氣息更濃一些。
而社交電商、興趣電商不同,它是有內容的,用內容留住用戶,再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進行銷售變現。
雖都是賣貨,但給人的感受不同,它更具有人格化,更貼近生活,更能拉進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三,日用消費品
日用消費品周轉快,掙錢快,當然競爭也大,我們看那些直銷公司的產品,多數都是日用消費品,比如保健品、牙膏、沐浴露、洗發液、護手霜等。
曾有研究機構做過調查,日用消費品相比于大件耐用消費品更掙錢。
這些都要循序漸進,不是一蹴而就的。
先做自媒體、短視頻,在此期間會醞釀寫小說或故事,明年開始做線下線上的生意。
領域選擇受眾更多、更廣的,用戶基數足夠大,市場才會更大。
對于現階段的我來說,20萬元有點多了,根本用不了。
寫自媒體、拍視頻,半年后可以養活我自己,這個階段幾乎不用花什么錢。
明年下半年做實物商品,大概需要的費用在12-15萬之間。
這些費用包括:
1、記賬外包,可以給免費注冊執照,這筆錢能省了。公司代理記賬費,每年大約在2400元左右。
2、找中介代辦食品經營許可證2500元。
3、抖音、快手還有微信公眾號的企業認證,加起來最多1800元。
4、城中村租房,兩層的,每月不超過3000元,押一付三,每年36000元。
二層用來辦公以及直播,一層及小院可以做小型庫房。
5、前期不雇傭員工,或者只雇傭鐘點工,視具體情況定。
6、簡單裝修,采購部分設備、消耗品等,不超過10000元。
7、留出10000元用來繳納水電氣暖、物業、衛生、寬帶、電話等費用。
8、再預留5000元用來應急,可能會有一些小破費。
9、剩下的錢用來貨款周轉。
小生意投資不了多少錢,但不代表掙不了多少錢,如同很多小成本電影一樣,也可能會有大票房。
自媒體做到最后,一定會走到變現這一步,賣商品、服務或其它課程。什么都不賣,只靠流量掙錢走不遠,如果僅僅是為愛發電,那就另說了。
自媒體和短視頻可以短期變現,寫小說、故事需要較長時間才可能有大的收益,而做批發零售生意,是我這兩年就要做的。
短期打基礎的同時掙點小錢,中期為自己帶貨,長期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可持續性收入。
以上這些,僅僅是我的一種設想,雖然在細節上完成了部分規劃,但還不夠成熟,更不夠系統,今后會繼續進行完善,使它更落地、更便于執行。
無論做什么事,都可以看作是一場賭博,可能會贏,也可能會輸。去做了才有可能,不做就沒有任何可能。
目前,我還處于負債中,但自己喜歡在低谷的時候,思考如何才能發達。今后,也要學會在巔峰的時候,思考如何才能不再跌入谷底。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現實世界是復雜多變的,我可能會根據現實做一些微調,但努力的大方向不會變。
順勢而為,因時而變,事在人為,因勢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