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息資源按信息要素分為哪5類?
信息安全的五個基本要素,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認性。
1、保密性
要求保護數據內容不被泄漏,加密是實現機密性要求的常用手段。
它是信息安全一誕生就具有的特性,也是信息安全主要的研究內容之一。更通俗地講,就是說未授權的用戶不能夠獲取敏感信息。
對紙質文檔信息,我們只需要保護好文件,不被非授權者接觸即可。而對計算機及網絡環境中的信息,不僅要制止非授權者對信息的閱讀。也要阻止授權者將其訪問的信息傳遞給非授權者,以致信息被泄漏。
2、真實性
對信息的來源進行判斷,能對偽造來源的信息予以鑒別。
3、完整性
要求保護的數據內容是完整的、沒有被篡改的。常見的保證一致性的技術手段是數字簽名。
它是保護信息保持原始的狀態,使信息保持其真實性。如果這些信息被蓄意地修改、插入、刪除等,形成虛假信息將帶來嚴重的后果。
4、可用性
是指授權主體在需要信息時能及時得到服務的能力。可用性是在信息安全保護階段對信息安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在網絡化空間中必須滿足的一項信息安全要求。
5、不可否認性
指在網絡環境中,信息交換的雙方不能否認其在交換過程中發送信息或接收信息的行為。
擴展資料:
信息安全行業中的主流技術如下:
1、病毒檢測與清除技術
2、安全防護技術
包含網絡防護技術(防火墻、UTM、入侵檢測防御等);應用防護技術(如應用程序接口安全技術等);系統防護技術(如防篡改、系統備份與恢復技術等),防止外部網絡用戶以非法手段進入內部網絡,訪問內部資源,保護內部網絡操作環境的相關技術。
3、安全審計技術
包含日志審計和行為審計,通過日志審計協助管理員在受到攻擊后察看網絡日志,從而評估網絡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策略的有效性,追溯分析安全攻擊軌跡,并能為實時防御提供手段。通過對員工或用戶的網絡行為審計,確認行為的合規性,確保信息及網絡使用的合規性。
4、安全檢測與監控技術
對信息系統中的流量以及應用內容進行二至七層的檢測并適度監管和控制,避免網絡流量的濫用、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傳播。
5、解密、加密技術
6、身份認證技術
用來確定訪問或介入信息系統用戶或者設備身份的合法性的技術,典型的手段有用戶名口令、身份識別、PKI 證書和生物認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