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訂票大幅度改善阿里因素占了多少?
不少科技公司甚至個別程序員都認為自己可以解決12306所存在的宕機問題,放出豪言可以幫助12306,但恐怕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國內有能力應對這類業務的公司并不多:首先它是超大并發業務;其次是屬于電商類業務;還有它是屬于某些時段特別忙某些時段特別閑的峰谷特征明顯的業務。打造雙十一購物節的阿里相對更加適合。
曾經,阿里技術團隊在雙十一期間也會受到業務部門的指責,就像大家現在職責12306一樣,客觀來看雙十一推動了阿里技術的成熟。經過4次雙十一之后,阿里在應對集中時刻大并發的業務上已經經驗豐富,飛天5000集群、跨機房調度技術,阿里云技術已經全球領先,而這些技術和能力正在被積極推進開放。
不過,能夠搞定雙十一并不意味著能夠解決12306.cn的高并發訪問需求。因為火車票有著完全不同的商品屬性,比如一個用戶訂票就需要重新計算調整余票庫存,再比如訂不到票的用戶會一直刷刷刷,這些都會給網站帶來壓力。12306并非從零開始,它的歷史可以追蹤到80、90年代的網點售票系統,與各地路局系統聯通,甚至涉及到核心調度業務,龐大而復雜,現在要互聯網化是基于已有系統擴展而不是新建,很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
為此,阿里云與12306的合作只是小試牛刀:將12306余票查詢的75%部署到阿里云。業務特征決定了12306的查詢業務占據了90%的流量,其壓力正是來自于用戶一次次刷票,長達30分鐘的支付環節壓力反而沒那么大;并且余票查詢業務與其他業務耦合性最小,最適合遷移到外部云平臺。這是云計算最基本的思路之一:核心業務可以自己部署,“粗大笨傻”這類對計算資源需求大但不太核心容易解耦的業務放到第三方平臺。
遷移到阿里云之后12306不再需要配合春運大量擴容基礎設施,而是租賃阿里云;高峰期之后不再租賃回收成本。對于阿里云而言,可以不斷擴容計算資源,不同時間分配給不同客戶,比如雙十一擴容的服務器春運就派上了用場,這讓整個計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