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士兵的尸體怎么處理?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自詡為“智者”的人認為,自古以來的戰爭大多數都是文明的!
開戰之前,兩國需要派遣使者交付戰書?交戰正酣,任何一方高掛免戰牌就可以避免一戰?戰場上,必須等對方排兵布陣完畢才能開打?敵方敗退,獲勝者不能趁人之危追擊?敵方士兵的尸體,必須清點完畢送還回去?
這樣的打法,早在春秋時期一批兵法家的出現而宣告終結,從那個時候開始,戰場上就再也沒有了仁義,活著的士兵才有利用價值,而那些遍地的尸體,根本不值得再付出人力財力為他們料理后事。
既然戰爭如此無情,那死亡士兵的尸體究竟如何處理呢?
最簡單也是最笨的方法:棄之荒野。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杜甫作為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將中唐時期兵荒馬亂的殘酷戰場描繪得淋漓盡致。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和范陽節度使史思明聯手作亂,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唐玄宗被迫傳位給了太子。而當時的杜甫在唐玄宗統治時期一直不受重用,當他得知新皇帝即位的消息后喜極而泣,心想現在正是國家危亡之際,新帝登基必定整頓吏治,自己又有一身才華與報復,此時出山必能開拓一片天地。
抱著這樣的豪情壯志,杜甫踏上了北上之路,可剛走沒幾步,就被安祿山的叛軍俘虜,開始了他長達兩年的囚徒生涯。在這段不堪回首的歲月里,滿眼都是綿延數里的累累白骨,那些戰死的士兵被扒個精光,因為他們所持的兵戈、所穿的甲胄都是戰利品,而那些尸首根本沒有用處,所以便被遺棄在荒野中。
這是打掃戰場最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但這也是最笨的方法,那些尸首露天腐爛,極易滋生病毒細菌,而古代的醫療手段相當局限,所以伴隨戰亂的往往是瘟疫。3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爆發了近80場瘟疫,而在安史之亂時,陜西、河南、陜西、湖南等地也出現多次瘟疫事件,以至于杜甫在《迴木翟》中聲淚俱下:“衡岳江湖大, 蒸池疫癘偏”。
不難想象在那個風寒都能致命的年代,一場瘟疫就如同無形的刀,瞬間奪去數以萬計的生命,足以讓一個原本生機勃勃的大都市變成一座荒無人煙的鬼城。
最累的方法:挖坑。既然將數萬白骨棄之荒野容易引起瘟疫,那就挖個坑把他們掩埋掉。
歷史上記載奇聞異事的典籍很多,《異跡略》就是其中一本,書中曾有段記載,在晉冀(陜西、山西)一帶,只要瘟疫興起,當地百姓就會打起旗幟,上書“克長平四十萬士卒秦太尉武安君白”。“武安君”指的是白起、而“克長平四十萬士卒”說的是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俘虜。
其實白起之所以要坑殺四十萬俘虜,并不是擔心瘟疫,他認為趙國人反復無常,雖然現在他們戰敗投降,但不趕盡殺絕的話,如此龐大的隊伍如果揭竿而起,勢必會引起不小的動亂。正是基于這種考慮,白起一聲令下將俘虜全部坑殺,只留下200多人遣回趙國報信。
雖然白起坑殺俘虜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他們暴動,但不經意間卻起到了預防瘟疫的作用,所以當地后人將他奉為“抗疫之神”。
在傳統思想中,人死后講究入土為安,可是在戰亂的年代哪有心思將尸首運回故里,所以大多采用集體掩埋的方法。不過挖坑費時又費力,為了保證己方將士有充足的體力,所以這份累人的差事大多分配給了敵方降兵。
最殘忍的方法:充當軍糧。在我國歷史上,有三位將領堪稱“食人狂魔”:前秦苻登、隋末朱粲、后漢趙思綰。
苻登是前秦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時屢次派兵攻打后秦,因為連年戰事軍中一度連糧餉都發不出來。軍中無糧士兵又怎么打仗呢?于是苻登想到了個絕好的主意,每次大戰之后戰場上都有數不盡的尸首,白白被遺棄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在前秦的軍營中,一度將死去的士兵稱為“熟肉”。
后來的朱粲、趙思綰也是如此,因為戰亂百姓四處逃難,農業生產遭受重創,軍糧根本籌集不齊,沒有飯吃但是仗還要打,那就只能去吃人肉。朱粲甚至還曾口出狂言:“只要國中有人,我就不用擔心沒有軍糧”。
為了能夠正大光明地吃人,心里又不至于有負罪感,他們還將那些尸首美其名曰“兩腳羊”: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總結:歷史上,尸首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三種。這三種方法各有利弊。
棄之荒野不管不顧,最節省軍中資源,但隨之而來容易引起瘟疫。就地掩埋的方式雖然能夠很好地避免滋生病毒,但對軍隊來說是個負擔,最好由俘虜來完成挖坑工作。充作軍糧的話,這是對人倫道德的極大挑戰,不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