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熟女精品熟女A片视频小说,日本av网,小鲜肉男男GAY做受XXX网站

老人說6070年代魚有的是

錢淋西2年前20瀏覽0評論

老人說6070年代魚有的是?

“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句話是以前人們用來形容東北的富裕程度的,也是當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是一個東北長大的70后,對于70、80年代的生活還是頗有印象的,因為我家就在依山傍海的海濱城市大連,而且家就居住在大連海邊的一個小漁村。

現在大連市場上的海鮮基本也都是養殖的或小魚:

我小時候根本就不喜歡吃魚,因為我父親經常釣魚和趕海,每潮水去海邊回來肯定是盆滿缽滿,尤其是每年的十月晚上去釣烏賊,一晚上兩水桶都是少的。

當年釣烏賊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用幾個大號的魚鉤綁成錨形,上面包裹上煙盒里的錫紙,然后用新鮮的魚肉做魚餌,晚上打著用嘎斯做的燈,烏賊看到光亮都會聚攏過來,把錨扔進去直接往回拽就行,幾乎是扔下去就有,不帶空手的。

釣烏賊必須要穿雨衣,防止烏賊上來噴的墨汁把衣服染黑,否則粘上烏賊的墨汁根本洗不掉。釣回來的烏賊直接洗干凈掛起來曬,每年家里都會曬上一麻袋,當時烏賊肉不值錢,烏賊的蓋子醫藥公司收購,因此當年釣烏賊主要還是要烏賊的蓋子的賣錢。

鮑魚以前退潮以后海邊也有很多,尤其是冬天刮大北風和趕上大的潮汐,這個時候去海邊翻大石頭和順著礁石摸肯定能夠趕到鮑魚,鮑魚的肉幾乎沒什么人吃,趕鮑魚也主要是為了賣鮑魚殼。

以前海里的小魚和小蝦更多,幾乎都是抓來喂雞喂鴨子的,像現在身價不菲的海膽和皮皮蝦,當年都是用來漚肥的,幾乎沒有多少人吃。滿海灘的海葵,一直沒有人認為這個東西能吃,擱到現在竟然也能夠賣錢,這在當年是不可想象的。

當年只要一下雨,凡是能積水的小水坑里,里面都會有小草蝦、鯽瓜子魚和小泥鰍,這樣的東西海邊人根本不會去吃,也沒有人會去弄。

60、70年代魚有的是,都是取之不盡的,能是真的嗎?

這個老人說的一點不夸張,主要原因在于:

1.當年的生產力還比較低下,不像現在有那么多的大馬力的拖船和先進的探魚器,當年捕魚主要靠的還是人工搖擼的小舢板,因此捕撈量自然上不去。

2.當年的保鮮和物流沒有現在這么發達,魚和蝦打上來多了也沒法處理,大多都是曬魚干,冷庫也只有水產公司有,這儲存量有限 自然跟現在朝發夕至的物流和保鮮沒法比。

3.當年也沒有這么多的污水和廢水排放到海里,自然近海的漁業資源還非常多,因此魚和海鮮多也是很正常的事。

4.當年沿海居住和淡水資源豐富的地方,人們對于魚的喜愛程度不如肉和糧食,畢竟魚是要去刺和去頭食用的,而且沒有油弄著吃也不好吃,加上家里也沒有冰箱保存,弄多了腐壞只能扔掉,這也是為何沿海有“臭魚爛蝦”是比喻一個人不怎么滴的俗語的原因。

結語:

生產力進步和人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自然會對資源要求越來越多,因此現在市場上即使是休漁期結束以后,大個的海魚價錢也是不菲的,這應該是時代進步的一種表現吧!